订阅
退订
首页    |    艺术类    |    艺术类

東方民族之音樂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王光祈 编
  • 出版日期:2017年3月台六版
  • 版本备注:据1983年12月台五版复刻重制
  • 页  数:106页
  • ISBN:9789869404020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亚州各种民族音乐。除阿富汗、菲律宾等地未详外,其余各种亚州民族,皆已网罗于此。
除究论各种民族音乐,又加以比较批评,系属「比较音乐学」。先论乐制(按即讨论律与调两个问题)后举作品,以便读者对于该族音乐能够有一个明了的概念。

作者简介:
王光祈 (1891—1936年) 音乐学家和五四时期社会运动家。 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音乐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重要作品有《西洋音乐史纲要》、《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音乐史》等。

目次:
自序
[上编 概论]
(一) 世界三大乐系之流传
 (甲) 中国乐系
 (乙) 希腊乐系
 (丙) 波斯亚刺伯乐系
(二) 音阶计算法
[中编 中国乐系]
(一) 中国
 (甲) 中国之律
 (乙) 中国之调
 (丙) 中国之作品(内附中国乐谱两篇)
(二) 西藏
 (甲) 西藏之乐制
 (乙) 西藏之作品(内附西藏乐谱十九篇)
(三) 蒙古
 (甲) 蒙古之乐制
 (乙) 蒙古之作品(内附蒙古乐谱十篇)
(四) 高丽
 (甲) 高丽之乐制
 (乙) 高丽之作品(内附高丽乐谱一篇)
(五) 安南
 (甲) 安南之乐制
 (乙) 安南之作品(内附安南乐谱一篇)
(六) 日本
 (甲) 日本之律
 (乙) 日本之调
 (丙) 日本之作品(内附日本乐谱一篇)
(七) 爪哇
 (甲) 爪哇之律
 (乙) 爪哇之调
 (丙) 爪哇之作品(内附爪哇乐谱一篇)
[下编 波斯亚刺伯乐系]
(一) 波斯亚刺伯
 (甲) 波斯亚刺伯之律
 (乙) 波斯亚刺伯之调
 (丙) 波斯亚刺伯之作品(内附波斯及亚刺伯乐谱各一篇)
(二) 土耳其
 (甲) 土耳其之律
 (乙) 土耳其之调
 (丙) 土耳其之作品(内附土耳其乐谱一篇)
(三) 印度
 (甲) 印度之律
 (乙) 印度之调
 (丙) 印度之作品(内附印度乐谱一篇)
(四) 缅甸
 (甲) 缅甸之乐制
 (乙) 缅甸之作品(内附缅甸乐谱一篇)
(五) 暹罗
 (甲) 暹罗之乐制
 (乙) 暹罗之作品(内附暹罗乐谱一篇)
附录 各国音名
 (甲) 西洋诸国
 (乙) 东洋诸国

自序:
本书所述亚州各种民族音乐。除阿富汗、菲律宾等地未详外。其余各种亚州民族,大概皆已网罗于此。
研究各种民族音乐,而加以比较批评。系属于“比较音乐学”Verglelchende Musikwissenschaft 范围。此项学问在欧洲方面尚系萌芽时代。故此种材料及不多觏。至于本书取材则系:凡东方各种民族乐制悉以英人AJEills(生于一八一四年,死于一八九○年。对于“比较音乐学”即有贡献)所著书籍为准。但该书对于东方各种民族音乐,并未悉数网罗。如西藏、蒙古、高丽、安南、土耳其等地,皆附阙如,是也。且书中所述各种民族音乐又悉以乐理方面为限。并未列有作品在内,亦是一个缺点。因此之故。我乃不得不旁采其他各种参考书籍,为之辅助。除中国一篇,系采自中国各种音乐专籍外。其余如西藏、高丽、安南、波斯、亚刺伯、缅甸等篇,则多采自法国各种书籍。蒙古、日本、爪哇、土耳其、印度、暹罗等篇,则多采自德国各种书籍。又本书体裁;皆系先论乐制,(按即讨论“律”与“调”两个问题)后举作品。以便读者对于该族音乐,得着一个明了概念。
世界乐制种类虽多,但是我们皆可以把他们归纳成三大乐系。即(一)中国乐系(二)希腊乐系(三)波斯亚刺伯乐系,是也。在亚州方面则为“中国乐系”及“波斯亚刺伯乐系”所弥漫。在欧美两州则为“希腊乐系”所占有。此三种乐系在理论上,皆有其立足之点。所以能横行世界而无阻。世界各种民族既各受此种乐系所陶养。久而久之,耳觉与感觉皆成一种特殊状态,彼此不复相同。现在我且举两例如下。昔有美国牧师名E.Smith者,在小亚细亚传教,欲使该地学童依照西洋乐调歌唱圣诗,但是这些学童皆久习不会,结果逼得该牧师去研究“波斯亚刺伯乐系”才发现“波斯亚刺伯乐系”中有所谓“四分之三音”(按西洋只有“整音”和“半音”)有所谓“中立三阶”与“中立六阶”等等(按西洋乐调中无此音阶)乃不得不改弦更张,依照该项乐制去唱。这样一来,所有学童无不朗朗上口了。又如暹逻乐制系用的“七平均律”制度。在西洋人的耳中听来实在莫名其妙。但是有一次英国学者Ellis在伦敦暹逻使馆中试验定音之法。彼此将各弦之音暗中依照西洋乐制去定,定完之后遂问暹逻使馆人员曰:“君等觉得弦上之音纯否?”乃众口同声答曰:“不纯!”于是彼又将该弦之音暗中改为“七平均律”又问之曰:“君等现在觉得此音如何?”则众口同声答曰:“恰到好处!”照上列两例看来一个民族的耳觉与感觉受了特种乐制的陶养既久,简直呈了一种特殊状态,实非外人所能了解!
至于中国日本乐制比较与古代希腊乐制接近。所以中国人日本人去听现在西洋音乐,尚不算完全隔阂。不过口味略有不同罢了!也许将来世界交通更为进步,人类嗜好能铸而为一,或可以产生一种“世界音乐”放诸四海而皆准也未可知!
我希望此书出版能引起一部份中国同志去研究“比较音乐学"的兴趣。若有人更能作为较深的研究,则吾此书价值,更多只能当作一本“三字经"而已!
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一月五日王光祈序于柏林
著者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