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宗教类    |    宗教类

幻廬佛學著述三種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周晓安 著述
  • 出版日期:2015年7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73年5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 378页
  • ISBN:9789574324651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乘佛教经义为中心思想,论述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方法,及净土法门,得到解脱。全书共分三部分:「心性悟修论」、「幻庐随笔」、「修学精华录」,皆为作者修佛解法所悟心得,或直解经义,如《金刚经》、《华严经》 、《圆觉经》等;或应于实用,探讨「真心与妄心」、「因与果」、「佛学与哲学」、「渐修与顿悟」、「事生与往生」等,并举诸事例,令读者深入浅出,多有所得。

作者简介:
      周晓安(1900-1973年),又名周孝庵,法名智盦,江苏青浦县人。孝庵幼年聪颖,孔孟之书四书五经过目成诵,后考入上海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学位,为早期新闻学教授之一。他所著的《最新实验新闻学》一书,兼治理论及实际,风行一时。 1949年政府播迁台湾,孝庵以家族人众,不便远行。三年后母没悲恸之余,潜心研读《金钢经》及其他佛典佛刊,继而辗转赴香港,申请入境台湾定居。抵台后息影林下,礼佛诵经之余,钻研真理,先后着《幻庐随笔》、《修学精华录》、《心性悟修论》三书,均编入狮子吼文库,付由台湾中华书局印行专集。

目次:
[第一种 心性悟修论]
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同归一心第三章不识本心第四章佛叹奇哉第五章本来面目第七章信解行证第八章真悟真修第九章修心第十章修慧第十一章因地法行第十二章不立文字第十三章金刚经的四句偈第十四章佛最后开示秘密藏第十五章结论
[第二种 幻庐随笔]
(一)学佛八种人(二)佛说空义与弘修般若(三)色即空,空即色──从一对联句说起(四)修十想法能得涅槃(五)众生被一个「我」字困缚着(六)佛教因果论(七)众生十重迷悟(八)佛说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九)孝道──中国文化实质(十)受家戒(十一)持戒故事(十二)在戒与持戒(十三)盗戒(十四)相妄性真的故事(十五)二白法能救众生(十六)二乘轮转生死的主因(十七)寿命长短(十八)佛弟子魔弟子(十九)可畏哉一言一字的果报(二十)外道与扶乩(二十一)读台湾僧团访日报告后(二十二)品德第一(二十三)记先母二三事(二十四)吃亏是福(附录)
[第三种 修学精华录]
第一类 佛教史略 第二类 佛教宗派 第三类 学佛法要 第四类 佛教五乘 第五类 心性 第六类 唯识 第七类 修戒 第八类 修定 第九类 修慧 第十类 净土
[增选] 紧要关头

自序:
弁言
世尊临入涅槃,悲悯众生,谆嘱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罪轻报,得到解脱。佛言:「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者有智,二者愚痴。若能修习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痴。……不修身者,不能深观是身无常、无住、危脆,念念灭坏,是魔境界。不修戒者,不能具足尸波罗蜜。不修心者,不能具足禅波罗蜜。不修慧者,不能具足般若波罗蜜。」
本书三种,一心性悟修论,二幻庐随笔,三修学精华录,系以修习身戒心慧为主,并及净土法门。此三种,本均编入狮子吼文库,分别出版;其一二两种,且以再版出书。现由台湾中华书局汇编印行,名曰「幻庐佛学著述三种」。爰先撮要,略举其内容如后:
一、心性悟修论
诸佛如来,昔本悟修心性,圆成正觉。我辈凡夫,从真起妄,长在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楞严经直说病根,佛曰:「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又曰:「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二种生死根本,此段经文长,从略。简要言之,一、「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便是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二、「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上二句可知,下一句便是诸缘既起,即为物转,失却了本心。)因此,不揣愚昧,作此「心性悟修论」,在心性悟修上,依教作一有系统之报告;从而阐述同归一心,本来面目,真如不变随缘图表,真心妄心,修空谈空有,信解行证,真悟真修,修心修慧等。
佛一代时教,以说华严始,说涅槃终。佛于般涅槃时开示秘密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三因即正因缘因了因,人人可以修行成佛,畅演常乐我净及大涅槃之至理。本论第十四章,特予阐述,并列举佛说见性成佛之法门多种。
本论再版本,今酌加修整、补充及改编。第七章改为「信解行证」。第八章改为「真悟真修」,分二节:一、悟与修,二、自性自度。此章攸关行者之真悟真修,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至为重要,今重行改作,补充材料特多。又原书有关心性之「附录」三篇,今均编入正文,增列:「第十一章因地法行」,「第十二章不立文字」,「第十三章金刚经的四句偈」。原第十章的结论,改为第十五章。其它略有修整处,不赘述。
二、幻庐随笔
本书选集多年来狮子吼月刊所刊晓安之新旧作二十四篇。其重要者,如:(一)佛说空义与弘修般若。此文引证大般若经,略释佛说空义,因而谈及凡夫、二乘、邪见人之种种病,菩萨则悟真空妙有,我法双空,以及般若要旨,修各种空观等。 (二)色即空、空即色:从一句对联说起。约缘起性空说,性上说,相上说,最后则色空不二,诸法实相。 (三)修十想法能得涅槃。此为佛临入涅槃所开示之法门,修此能得涅槃,出离生死。 (四)十二因缘名为佛性。此佛金口所宣,明载大涅槃经,详述谛观十二因缘,有四种智,即是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世尊在菩提树下,以上上智,逆顺谛观十二因缘而破无明,成佛道。可见十二因缘虽为小乘,实通大乘,堪以纠正一般之错误观点。
他如:「学佛八种人」,「佛教因果论」,「众生被一个我字因缚着」,「众生十重迷悟」,「孝道:中国文化之实质」等篇,不具述。
三、修学精华录
本书系晓安二十余年来修学佛道时所作札记之一部份,选集各种经论之精华,以及古今大德的著作或开示之要旨。全书共选集二百八十二则,凡性质相同者,并编一起,俾集思广益,便于参究。故在一个标题之下,常有选集多则者。如第三类学佛法要,(玖)发菩提心,集十则;第十类净土,(捌)念佛法门,集十六则,余不赘。其中颇多录自沪港两地书刊,而为台湾所未见者。全书共分十类,如佛教史略,佛教宗派,学佛法要,佛教五乘,心性,唯识,修戒,修定,修慧,净土。所集内容,详见目录,读者按图索骥,一目了然。
此次,本书又就初版本,增选下列材料,以供同修:(1)第二类,佛教宗派,「宗门教下不可支离」一则;(二)第三类,学佛法要,「两种无明:根本、枝末」一则;(三)第四类,佛教五乘,「读经阅经的方法」一则;(四)第八类,修定,「坐禅须知」一则;(五)第九类,修,慧,「对治心疾:人我法我」,「般若不可失一句」,「邪见人自诳其身」,「见道」四则;(六)第十类,净土,(捌)念佛法门,「事持」,「理持」,「往生须知」,「往生障碍实例」四则。
兹值「幻庐佛学著述三种」出版伊始,爰略述其因缘及内容,并于卷首,以明梗概。
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十月,后学菩萨戒优婆塞周晓安,序于幻庐,时年七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