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哲学类    |    哲学类

大眾理則學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陈大齐 着
  • 出版日期:2015年7月三版
  • 版本备注:据1982年9月二版复刻重制
  • 页 数: 556页
  • ISBN:9789574325283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理则学有三大渊源,希腊的逻辑、印度的因明、中国的名学,各居其一,三者合治于一炉,以成大一统的理则学,自是理则学应有的理想,陈大齐先生在其所著《大众理则学》便表达了这一个宏大的理。本书或可为统论中西理则学观点的代表。

作者简介:
陈大齐(1886-1983年)字百年,浙江海盐人,陈大燮兄,为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尝留学日本,入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哲学门,获文学士学位。 1912年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兼浙江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早年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重要著作尚有《因明大疏蠡测》、《印度理则学》、《因明入正理论悟他们浅释》、《平凡的道德观》、《民族心理学的意义》、《大众理则学》、《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

目次:
序文 / 写作的经过与旨趣
[第一章 理则学的研究对象]
一、 理则学的定义 二、 思想的意义 三、 思想的功罪 四、 思想对象及其种类 五、 事实 六、 价值
七、 思想种类 八、 认识 九、 衡量 十、 思想与语言
[第二章 思想的是非]
一、 是非有定说 二、 现况上的无定与本质上的有定 三、 真相未明 四、 智愚异见
五、 一偏与全局 六、 期待与叙述 七、 是非异所 八、 理则学上的是非
[第三章 是非的类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一、 是非的类别 二、 形式与实质 三、 正似 四、 真伪与善恶 五、 理则学所重视的是非
六、 真伪与善恶的不定一致 七、 真中有善有恶 八、 伪中有善有恶 九、 真伪善恶不能互证 十、 致善必先致真
[第四章 如必如实]
一、 思想三要 二、 所如的实 三、 如时的重要与不易 四、 纯粹知觉与知觉的理解 五、 如实的要件
六、 见闻的有无与事实的有无 七、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八、 如实的阻力
[第五章 同异分明]
一、 同异分明的重要与不易 二、 事物的亦同亦异 三、 同异的落实
四、 同异辨别的分际 五、 同异与肯定否定
[第六章 周观兼顾]
一、 经验要精要博 二、 坚固以求精 三、 坚固以求博
四、 相违决定 五、 兼权熟计
[第七章 观点上]
一、 观点与是非 二、 事实观与价值观 三、 类别观与缘起观 四、 平等观与差别观
五、 分析观与综合观 六、 抽象观与具体观 七、 重异观与重同观
[第八章 观点下]
一、 齐一观与参差观 二、 谨守观与权变观 三、 实用观与文饰观 四、 遵古观与创新观
五、 理论观与自得观 六、 准情观与循理观 七、 妙悟观与实证观 八、 从容观与迅捷观
[第九章 名实的关系]
一、 名与实 二、 内容与外围 三、 分类 四、 定义 五、 异名同实
六、 同名异实 七、 同实异故 八、 同实异取
[第十章 名称的类别]
一、 事实名称与价值名称 二、 单独名称与普遍名称 三、 集体名称与个别名称 四、 相对名称与绝对名称
五、 积极名称与消极名称 六、 同义名称与异义名称 七、 自毁名称
[第十一章 判断的结构与作用]
一、 判断的基本形式 二、 显性与归类 三、 判断与语句
四、 自语相违 五、 关系判断
[第十二章 判断的质与量]
一、 判断的质 二、 判断的量 三、 判断四式 四、 主词谓词的周遍与不周遍
五、 拒他判断与除外判断 六、 判断间的对当
[第十三章 复合判断]
一、 原素判断与复合判断 二、 联合判断 三、 简主简谓的判断与复主谓的判断
四、 蕴蓄判断 五、 析取判断 六、 连词省略的弊病
[第十四章 直接推理]
一、 推理 二、 加词 三、 换质 四、 易位
五、 反易 六、 反换
[第十五章 主谓判断的三段论法]
一、 间接推理 二、 主谓判断三段论法的结构 三、 主谓判断三段论法的规则 四、 有观成分数目的规定
五、 有观概念周遍的规定 六、 有观判断的质的规定 七、 有观判断的量的规定
[第十六章 关系判断的三段论法]
一、 流转的关系与不流转的关系 二、 关系判断三段论法的结构及其进行方式 三、 同一关系流转的成败
四、 一同一异的非同一关系流转的成败 五、 别异关系流转的成败 六、 相反关系流转的成败
七、 一个否定前提的影响 八、 两个否定前提的影响
[第十七章 复合判断的推理]
一、 联合判断的推理 二、 混合的蕴蓄推理 三、 纯粹的蕴蓄推理
四、 废立式的析取推理 五、 立废式的析取推理
[第十八章 推理的省略与复合]
一、 省略式的单一推理 二、 联合式的复合推理 三、 连环式的复合推理 四、 带证式的复合推理
[第十九章 双管论式]
一、 双管论式的结构与作用 二、 双管论式的实例 三、 出于忽视蕴蓄理论的过失 四、 出于忽视析取理论的过失
[第二十章 类比推理]
一、 类比推理的结构 二、 类比推理的应用范围及其可信程度 三、 或然性的提高条件 四、 关系的类比推理
[第二十一章 譬与援]
一、 譬喻的形式与作用 二、 同喻依与异喻依 三、 譬喻的当守与当避 四、 援的意义与性质
五、 譬与援的分别 六、 援的功能
[第二十二章 论证]
一、 指证与论证 二、 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 三、 理由的两大要件 四、 寻常的变异之不可互证
五、 集体与个别之不可互证 六、 可能与现实互证之可与不可
[第二十三章 辩论]
一、 辩论的意义 二、 是非与胜负的不定一致 三、 辩论的任务与态度
四、 辩论的先决条件 五、 强辩 六、 诡辩
 
自序:
我生于民元前二十五年,至民国六十二年,已届八十七岁,年龄老大,精力衰退,研究与写作、自问已不能继续进行。浅见集出版以后所作短篇论文、其尚堪保存者、亦已悉数收入浅见续集,且已余是年春间印行。所事已告一段落,不复有所牵挂,遂作搁笔之计,停止一切撰写。多年以来,患有肺气肿病,老而益剧,身体稍一劳累,便会气喘不止,唯有静坐不动,方能安适。老眼日见昏花,看书益增困难,字小,则所见不清,阅读不能畅快,字大,虽可畅读,但注视稍久,即感疲劳。既不能多动,又不耐久读,除了枯坐以外,别无他事可为。
枯坐无聊,是一件极苦的事情,驱除寂寞,便成一种自然的要求。躯体不宜动作,心灵尚堪活动。遂任思潮起伏。忽东忽西,不为之定流向,更不为之设堤防。但积习所囿,自不免有其范围,所思的主要对象、不外儒家思想的问题与理则学上的问题。所思及的问题、有琐细而不值一顾的,有相当重要而应予研讨的。关于后者,试举当时颇感兴趣的二事以为例:其一、墨子谓自古以来,未尝有人看见命的体,亦未尝有人听到命的声,遂据为若干理由之一以证明命之无有。孔子则虽自己未亲见好仁恶不仁的人,但未敢据为理由以证明此种人的不存在。两相比较,孔子思想的致密与论断的审慎、不能不谓为胜于墨子。其二、西方学者主张不尚权威,孔子教人「不以人废言」。此两种说法、仅在表面上摸索,看不出有何关涉,若仔细探求,则可见其所自出的基本原理之一而非二。其基本原理可以简述如下:任何人所见,总不免有是有非,有当有不当。智者与贤人所说、未必无一语不是不当,愚者乃至恶人所说、未必无一语是而且当。
类似上述二例的思潮、若任其自生自灭,不予及时抓住,未免可惜。欲予抓住,不得不借径于记录。于是已搁之笔、又重新握起,而从事于写作。不过此时的写作心情与前此的写作心情、颇不相同。前此的心情在于说理,此时的心情在于解闷。既以解闷自娱为主,故说理不求精详,只求自己能理解欣赏而止。写毕以后,亦只备储诸箧底,并备他日后废纸资格再作纸浆。所写虽不求精求详,但不得不求其资料于昔日所已写者以外。数月之后,记忆中的资料渐告枯竭,为体力目力所限,又不能看书以求新资料,而解闷的要求仍甚迫切。于是计上心来,何不将某一方面所已写而散见各文者,汇合起来,删其重说,补其未说,厘定其次第,贯通其脉络,以成粗具规模的一书。本书的写作,即应此一要求而开始,其动机依然在于解闷。写作始于何时,现在已不能记忆真确,大约在六十二年夏秋之际。写至六十四年夏末,兴尽乃至。原属消磨光阴之作,不求急遽竣事,费时遂达二年之久。
如拙文「耕耘小获」所述,我的治学、发端于自求理则学知识的充实,故对于理则学甚为重视,对于中国名学的不发达,深致惋惜。中国在先秦时代,名学已经兴起,当时的显学儒家与墨家、都曾提示富有价值的理论,所惜昙花一现,继起无人,未能发展为充实而有光辉的一科学问。印度的因名、于唐代传入中国,研习之风、一时颇盛,疏记之作、为数甚多,但其后诸书逐渐遗佚,此学几成绝响。西方逻辑、传入未久,虽已列为学校科目,植基尚未稳固。中国人文科学的发皇、绝不后人,独于理则学的成就,则未能与人并美。文化交流,重在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居今日的中国而求诸般学问的进展,不可忽视理则学,从事于国学研究者不但不可自居例外,尤须多加注意。设或在发杨国学中某一思想的优越时,举了些不切当的理由,作了些不合理的推论,不但毁灭其优越,且将另其堕入荒谬的深渊。如此发扬、誉之适以毁之,发扬者不可以不慎,负有盛名的发扬者尤不可以不慎。
本书卑无高论,故称大众理则学,以示其内容之力求通俗而不尚艰深,亦以示其为人人所当同具的常识。西方逻辑创史于古代希腊,经过二千余年不断的研究与扩展,日益美备,最近且发展为符号理则学,应用符号与演算,别放异彩。于是改称旧日形态的理则学为传统理则学,以资分别。符号理则学成立以后,为学术界所推崇,传统理则学渐受重视。本书体裁及内容、仍守传统理则学的姿态,未采时新的装束,则以传统理则学虽失时尚,仍保有其实际用处,试举其显著者二事。符号理则学自传统理则学发展而来,故传统理则学可说是符号理则学的基础。登高必自卑,欲精研符号理则学,须先识得传统理则学的要义。传统理则学之未可轻弃者,此其一。理则学的实际功用、在能导人明辨是非,知所趋避。人人都有思想,思想不免有是有非。理则学是思想的堤防,纳其进入正流,阻其泛滥成灾。人之所思、与日常生活有关者、实居多数。此类思想、虽似卑不足道,却最足以影响人生的祸福,因而此类思想的指导、遂为理则学在实用上所当负的最大任务。传统理则学所说、与日常生活较亲近,为常人所较易理解,在实用上较易发挥效能。传统理则学之未可轻弃也,此其二。
理则学有三大渊源,希腊的逻辑、印度的因明、中国的名学各居其一。逻辑与因明,其基本原理相同,其发展方向与其所采取的推理方式,则有小异。名学早夭,未及开花结果,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自其片段的理论及其具体的论式推之,与逻辑因明当亦无大差异。三者合治于一炉,以成大一统的理则学,自是理则学应有的理想。惟欲致此一理想于实现,非有充沛的学力与卓越的识见,不能为功。但虽力不能至,不妨心向往之,做些铺路的预备工作。本书以逻辑为主干,因明不与之尽同者,如推理成分排列的法定顺序,随时述及,以资比较,名学中的特殊见解,如援之为论式之一,详为解释,以明其性质功能。原理与规则的说明,大抵采取传统理则学的通说,间亦有出自一己之见的,则虽不敢以画龙点睛自期,亦必以画蛇不添足自勉。本书差堪自我宽慰与或能见谅于人处,在于所用实例,甚多采自中国古籍而为中国人的思想产物。实例多多采用中国所固有,当能引致读者亲切之感,或且助长其研究的兴趣。
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夏陈大齐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