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哲学类    |    哲学类

漢代哲學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周绍贤 着
  • 出版日期:2015年7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83年2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 252页
  • ISBN:9789574325436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汉学者之著述为依据,编纂辑成,以讲述汉朝文德武功之盛,民生之安乐,风俗之美淳,皆为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之实现。

作者简介:
周绍贤教授(1908-1993),童年师从晚清进士杨玉相,读五经,习诗文。 1933年,就读于梁漱溟创办的乡村建设学院。 1949年秋赴台湾,曾任东吴大学、师范大学、政治大学教授,兼任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着有《魏晋清谈述论》、《道家与神仙》、《老子要义》、《庄子要义》、《孔孟要义》、《荀子要义》、《佛教概论》、《中国文学述论》、《论李杜诗》、《汉代哲学》、《先秦兵家要旨》、《道教全真大师丘长春》、《文言与白话》、《应用文》、《松华轩诗稿》等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汉朝儒学之兴起]
一、 儒家之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
二、 伦理制度政教合一之妙
三、 儒家与诸子之比较
四、 儒家之道众心所归故武帝独尊儒术
[第二章 黄老之学]
一、 齐学
二、 道家
三、 黄老何以并称
四、 黄老在西汉之功用
五、 汉朝黄老之盛衰
[第三章 阴阳家之说]
一、 邹衍之学
二、 阴阳五行学说之起源
三、 古书中之阴阳五行
四、 阴阳家与两汉政治
五、 结论
[第四章 道家与道教]
一、 方士
二、 道士
三、 神仙
四、 道教之成立
五、 道教之创始人物
六、 以老子为教主
七、 道教之道
[第五章 两汉经学]
一、 经书之传授
二、 今古文之争
三、 结论
四、 汉儒依经义以主政论
[第六章 西汉之儒]
一、 陆贾
二、 贾谊
三、 司马谈
四、 董仲舒
五、 淮南王刘安
六、 刘向刘歆
七、 扬雄
[第七章 东汉之儒]
一、 王充
二、 郑玄
三、 张衡
四、 王符
五、 仲长统
六、 牟融
七、 荀悦
八、 徐干
[第八章 结论]

自序:
人类必须过群体生活,第一重要的问题,即人对人之问题,小而家庭,大而社会、邦国,以至于世界;仁爱礼让,天下和平、斗争残杀,人祸最惨;皆为人对人之问题。中国先哲最重此一问题,其对此问题解决之方,端在启发人之理性,顺乎人情,由亲及疏,定为五伦,人与人各有相对之义,建立社会伦理致序。由家庭六亲之爱,推而至于社会人群之爱,不但家齐国治,「忠臣出余孝子之门」,即庸碌之人,亦知违礼犯义,不但辱及身家,且难立足于社会。
以五伦为纲领,构成伦理人生,伦理社会。五伦之制,非自尧舜开始,而尧舜之政教,以五伦为本,儒家称之曰王道,历代一贯相承,伦理思想,伦理制度,人群习为自然,为共信共守之道,朝代虽有变更,政权易人,而伦理法度,数千年前后映辉,其揆一也。
春秋时,列国互相侵伐,纪纲渐乱,孔子承先启后,修「内圣外王」之道,一面收徒讲学,分科设教,一面整理文献,定为「六经」,为往圣继绝学。 〈荀子‧儒效篇〉谓:「百王之道,统归于诗书礼乐。;〈庄子‧天下篇〉谓:「道术之本,见于诗书礼乐。邹鲁之士,多能明之。」邹鲁之士即恐孔门后学。诗书礼乐,非孔子所造,孔子述而不作(见〈论语‧述而篇〉),将先王之道,辑为「六经」,传于后世。战国时,道术分裂,百家之学兴,称孔门之学曰儒家,儒家之学,由历史传递之经验,人情事理之研究,其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已有完美之体系,治平大事,非其他一曲之说所能奏功也。虽然诸子争鸣,各执一说,例如法家反对儒家,只是政治方式反乎儒家,伦理常轨,未能废也。秦始皇厉行法治,戕害儒者,而于社会伦理未敢破坏,观其会稽刻石,可见一斑。古谚云「王道不离乎人情」,伦理、王道,出自理性,真理永不变也。暴秦燔书坑儒,造成大乱,以致速亡,汉朝继起,一反秦之所为,于是儒学复兴,乃有一代之盛治,四百年之祚运。
汉高帝用张良以黄老兵术平天下,然「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见〈汉书‧陆贾传〉),故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已显然尊重儒学;及惠帝、文景,虽用黄老清简之治术,然奖励孝弟力田,求遗书,策贤良,置《论语》、《孝经》、《孟子》等博士(见〈汉书‧艺文志〉序及注);政体教化,仍必以儒学为本。汉初开国奠基,高帝用兵,,文景致治,皆得力于黄老之学,故汉朝尊重道家,名儒硕学,大都儒道兼综,甚至特崇道家,如司马迁「崇黄老而薄五经」(见〈后汉书‧班彪传〉),班嗣「虽修儒学,然贵黄老」(见〈汉书‧叙传〉)。盖儒家之政教礼法,在传统中普及人群,习为常道,而黄老之学,应用于当时,在军事政术方面,发生特殊之奇用,而且其言论为非常时期药石之训,汉初其学大盛,文帝时,宫闱之中亦皆读黄老之书。其学与儒家不相悖,因此儒道合流,成为两汉学术风尚。然此中有人以为不满者,为阴阳学说亦参在内,谓其有迷信色彩;其实阴阳家之本意,以天到设教,以禨祥警人,「其要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见〈史记‧荀孟列传〉),有助于儒家之政教,因而为儒家所容纳,借之以警世劝善,用之以君臣互相惕励,朝廷论政处事,虽每引其说以为依据,然大抵用作规过励行之箴,其施行于政令者,皆为细枝末节,附和普通人之心理,遇灾异,皇帝则下诏罪己,大臣则上疏自劾而已。
汉初君臣英明,文景好黄老,亦重儒臣,武帝崇儒学,亦重道家,复采纳董仲舒天人相与及阴阳家之说,以成其睿思远谋之大略。政治足以促进学术,儒、道、阴阳,三家相融,为两汉学术思想之特色。阴阳家之说,玄虚幽渺,「牵于禁忌,泥于小数」(《汉志》),论者病之,然于两汉之明君贤臣并无影响。汉朝文德武功之盛,八荒宾服,官吏之清廉,民生之安乐,风俗之美淳,皆为儒道两家思想之实现;观两汉之史实,及学者之著述,可以想见。
连年来讲授「汉代哲学」,缺乏现成之资料参考,只以两汉学者之著述为依据,阐述其概要,写成此编,其深义妙旨,非余之谫薄所能道。
中华民国七十二年二月周绍贤序于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