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社会科学类    |    社会科学类

西洋自由七藝綱要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刘伯骥 着
  • 出版日期:2017年7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62年6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250页
  • ISBN:9789869406888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自由七艺为西方中世纪教育课程,七艺内容,随着时代演进而有不同。孕育于希腊起,一脉相承,至今有二千余年历史。研究自由七艺,不仅可中世纪西方教育学统,更可窥知其学术之源流与演变。

作者简介:
刘伯骥﹐清光绪三十四年生(西元1908年)﹐广东台山人。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系﹐曾任广州市立第一中学教务主任﹐《广州日报》主笔。抗日战争期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专攻历史﹐选为美国教育学荣誉生会会员﹐获纽约中美联谊会文学奖。
刘先生学识宏富﹐倾心文史﹑埋首著作﹐主要作品有《广东书院制度》﹑《春秋会盟政治》﹑《中西文化交通小史》﹑《唐代政教史》﹑《宋代政教史》﹑《六艺通论》﹑《西洋自由七艺纲要》﹑《西洋教育史》等。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由艺的渊源
 第二节 自由艺的传布
 第三节 自由艺的转变
 第四节 自由艺与自由教育
 第五节 自由艺的本质与价值
第二章 自由七艺的起源
 第一节 自由艺的定义
 第二节 艺之自由的与实用的
 第三节 自由艺何以列为七种
第三章 自由艺教学的目的
 第一节 准备哲学的研究
 第二节 准备演讲术的训练
 第三节 准备神学的专修
第四章 自由七艺的效用
 第一节 罗马自由艺的效用
 第二节 基督教自由艺的效用
第五章 文法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文法两泰斗─杜纳陀斯与巴立斯安
 第三节 中世纪的文法教学
 第四节 沙脱尔与巴黎的文法教学
 第五节 新文法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的修辞家
 第三节 沙里曼学校的修辞
 第四节 修辞的式微与变质
第七章 伦理学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对伦理学的继述
 第三节 基督教学校的论理学
 第四节 士林哲学派的论理学
 第五节 新论理学
第八章 算术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的算术
 第三节 中世纪的算术
 第四节 大学的算术
第九章 几何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的几何
 第三节 中世纪的几何
 第四节 大学的几何
第十章 天文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的天文
 第三节 中世纪的天文
 第四节 大学的天文
第十一章 音乐
 第一节 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罗马的音乐
 第三节 早期基督教的音乐
 第四节 中世纪音乐教学的发展
 第五节 大学的音乐
第十二章 前三艺与后四艺
 第一节 自由艺的区分
 第二节 前三艺各科的关系
 第三节 后四艺各科的关系
第十三章 自由七艺的教学
 第一节 基督教学校的课程
 第二节 大学的课程
第十四章 自由七艺的变革
 第一节 人文主义
 第二节 宗教改革
 第三节 耶稣会的治学方法

序文:
    自由七艺或七种自由艺(Seven Liberal Arts),中世纪教学之课程也:中初级教育,语文与数学两类,为其讲授之科目;大学教育,法医哲神各科,借此阶梯而进修焉。质言之,自由七艺者,上承希腊之哲学,罗马之经学,下迪人文主义之智慧,自由教育之通义,而构成中世纪西方文化教育之基础,曾为学者皓首穷求,孳孳用力之道也。然而以时代之推移,教育之变革,文献之散逸,故制湮没,往迹消亡,所谓自由七艺者,记述所遗,独存概念耳。矧论其内容,究其学旨,考其师承,追溯其渊源本末,及史阙文,茫然实未易知。韦编已朽,而荒于末学,宁不惜哉?夫西方硕彦如林,坟典悉备,茹古涵今,驰骋风发,惟对此艺之勤劬钻研,撰著考证者,仅得数子焉:一曰柏卡氏(H.Parker,” The Seven Liberal Arts”英国历史评论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890,卷五,第十九期,页四一七至四六一),二曰戴维逊氏(Thomas Davidson, ”The Seven Liberal Arts”教育评论The Educational Review,卷二,页四六七至四七三,及大教育家亚里斯多德与古代教育理想The Great Educator Aristotle and Ancient Educational Ideals,1892),三曰威斯特氏(Andrew F .West,”Seven Liberal Arts,”阿尔昆与基督教学校之肇兴Alcuin and the Rise of the Christian School,1920,页四至二十七),四曰亚比尔逊氏(Paul Abelson,The Seven Liberal Arts,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06),五曰巴陀氏(Louis John Paetow,”The Arts Course at Medieval Universit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ramma and Rhetoric,伊里奈大学学报The University Studi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10,卷三,第七期)。各具别裁,述其原委,撮七艺之阃阈,为人文之龟鉴,踵承绝学,殆空谷足音矣。然其论旨,限于教学之课程,粗举教本,不过捃摭史材,稍作有系统之阐明而已。至对于中世纪学术之源流与演变,条理旁推,尚感阙如;即论学统之全貌,及其产生此课程之前因后果,又语焉不详,故义晦而莫彰也。若夫自由七艺之流于中土,首见诸李之藻名理探一书,早在第十七世纪之初,耶稣会士挟西洋学问东来,移译亚里斯多德名著,而论艺之义,析艺之伦,顾戋戋立言,未引起儒者重视,盖亦卑不足道焉。
或曰:自由七艺云者,不过为中世纪一套百科全书式之课程,代表当时学校、修院、与大学授业之内容,欲以定型化之科目,统宇宙与人性之智识为为一体,遂使人类思想,囿于此形式者凡七八百年之久。自文艺复兴后,思潮横溢,感情奔放,此旧形主义之藩篱,已被冲破;迨科学兴起,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方式渐异,教学内容,又为之一变。故此拘于七艺之有限经义,自难餍人类之需求,乃代之以新颖而丰富之智识,自由七艺,遂流于抱残守阙之伦,不复为人所眷顾者,势也,亦理也。虽然,自由艺教学之定为七种,原肇自中世纪,顾此艺乃人文之学也,当其编入课程,以时代之需要不同,分量自有多寡之别,范围且有广狭之殊,权衡轻重,自立范畴,犹今日学校课程,对科学之取舍,亦相类焉。故举形式而言,似未足为诟病。夫自由艺既为人文之学,即希腊之学也,罗马之学也,陶冶灵性,启迪思想,培养能力,一贯学统,俨然为教化所是赖。韩昌黎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此务本之学,东方然,西方亦莫不然也。是以现代思想之进步,文哲之优美,科学之昌明,以其归于教育栽培之功,毋宁谓由此学问基础所涵煦之结果,而表现文化发展之现象,譬蟠根之发繁花,滥觞之成巨浸已。是故,自由艺之价值,所以备灵性之作用,植人文之根基,允为现代教育所宜重视者,即在斯欤?
著者嗜艺,涉猎有年,稽寻坠绪,探搜残篇,乃治其梗概,编为纲要。不揣浅陋,欲抒一得之愚,纂义钩玄,以明西方文教之本源也。当今世乱方亟,学术每失其方向,人类灵分惘然,尚诡崇霸,流毒天下。悯世之士,尝倡自由也,人文也,以矫时弊,端德性,而清本末。区区之作,窃慕斯旨焉。若夫故事敷陈,有类乎獭祭;义训乖舛,莫辨于鲁鱼,大雅君子,斲而裁之,抑亦幸矣!
中华民国五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伯骥书于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