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社会科学类    |    社会科学类

歐美近代教育史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巴特斯 着
  • 出版日期:2017年7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78年12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494页
  • ISBN:9789869490900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本书译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巴特斯(R. Freeman Butts) 著作《教育之文化史》(A Culture History of Education /1947年)第二篇「欧美最近教育的传统」十一章,又将本书名为《欧美近代教育史》。此书由美国教育家所撰著,罗述近代世界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推论其演变之迹,对于教育过程之前因后果,交互关系,和盘托出,较之他书更为详备。

作者简介:
>著者:巴特斯(R. Freeman Butts)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着有《教育之文化史》(A Culture History of Education /1947年)。
 
>译者:刘伯骥清光绪三十四年生(西元1908年)﹐广东台山人。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系﹐曾任广州市立第一中学教务主任﹐《广州日报》主笔。抗日战争期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专攻历史﹐选为美国教育学荣誉生会会员﹐获纽约中美联谊会文学奖。刘先生学识宏富﹐倾心文史﹑埋首著作﹐主要作品有《广东书院制度》﹑《春秋会盟政治》﹑《中西文化交通小史》﹑《唐代政教史》﹑《宋代政教史》﹑《六艺通论》﹑《西洋自由七艺纲要》﹑《西洋教育史》等。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欧洲启蒙运动]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政治的机构
 二、 经济的机构
 三、 宗教的机构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社会思想的启蒙主义
 二、 新世界眼光
 三、 人类本性中自然法则
 四、 学识与智利的自然法则
 五、 学艺与科学的社会任务
第三节 教育机构的的组织与管理
 一、 普鲁士由国家的与教会的管理
 二、 法兰西对全国教育的观念
 三、 英格兰的私人管理
 四、 其他各国教育的管理
 五、 教育之贵族的与民主的成分
 六、 教学职业的地位
 七、 教育上不属学校的机构
第四节 教育之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土语的小学
 二、 中等教育
 三、 高等教育
 四、 教育方法的新观念
[第二章 美国启蒙运动]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政治的机构
 二、 经济的与社会的机构
 三、 宗教的机构:大唤醒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良好公民资格的政治与经济思想
 二、 世界眼光与人类本性
 三、 学艺与科学的社会任务
第三节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一、 学校之宗教的与私人的管理
 二、 市镇的与区域的管理
 三、 州对教育的关心
 四、 联邦对教育的关心
 五、 学校给养的类型
 六、 高等教育的管理
 七、 教学职业的地位
 八、 教育上不属学校的机构
第四节 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推陈出新的目的
 二、 初等学校
 三、 中等学校
 四、 高等学校
[第三章 十九世纪的欧洲]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社会组织的大模型
 二、 大社会的行动计划
 三、 政治的机构
 四、 经济的与社会的机构
 五、 宗教的机构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唯心论、进化论与宗教间的冲突
 二、 世界眼光与人类本性
 三、 学习与智力
 四、 学艺与科学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 十九世纪欧洲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行政
 一、 法兰西教育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
 二、 德意志教育的民族主义与保守主义
 三、 英格兰教育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四、 教学职业的改进
第二节 教育之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初等教育
 二、 中等学校
 三、 高等教育
 四、 教育的理论
[第五章 十九世纪的美国]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政治的机构
 二、 经济的与社会的机构
 三、 宗教的机构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世界眼光与人类本性
 二、 学习与智力
 三、 智识的社会任务
[第六章 十九世纪美国的教育(一)]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一、 公立学校办法的成功
 二、 学校中美国制度的成形
 三、 教学职业的开始
 四、 教学上不属学校的机构
[第七章 十九世纪美国的教育(二)]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教育的目的
 二、 初等教育
 三、 中等教育
 四、 高等教育
 五、 英国教育理论之发展
[第八章 二十世纪的欧洲]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国际的政治关系
 二、 国家政治的发展
 三、 经济的与社会的机构
 四、 宗教的机构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世界眼光
 二、 人类本性
 三、 学习与智力
 四、 学艺与科学的社会任务
[第九章 二十世纪欧洲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行政
 一、 英格兰
 二、 法兰西
 三、 德意志
 四、 俄罗斯
 五、 教学职业的任务
 六、 教育上不属学校的机构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小学教育
 二、 中等教育
 三、 高等教育
 四、 教育的世界合作
[第十章 二十世纪的美国]
第一节 人们所赖的机构
 一、 国内政治的趋势
 二、 国际的关系
 三、 美国经济上的矛盾
 四、 社会的趋势
 五、 群际的关系
第二节 人们所赖的思想
 一、 社会的思想
 二、 世界眼光、人类本性与智慧
 三、 诉诸传统
 四、 诉诸科学
 五、 诉诸实验主义
 六、 学艺与科学的社会任务
[第十一章 二十世纪美国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一、 使教育平等的机会
 二、 联邦参与教育
 三、 行政与管理上的趋势
 四、 组织上的改变
 五、 教学职业的改善
 六、 教育上不属学校的机构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方法
 一、 目的之再解释
 二、 初等教育
 三、 中等教育
 四、 高等教育

自序:
美国学者撰写教育史,除译本外,约以班达(F.V.N.Painter)为最早(一八八六),大卫逊(Thomas Davidson)次之(一九○○)。至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孟禄(Paul Monroe)教授,一九○五年,始撰教育史读本(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七年,又有教育史概要(A Brief Cours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三年,辑成希腊罗马教育史资料书(Sourcebook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the Greek and Rome),由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九年,复编有教育百科辞典(Cyclopedia of Education)五卷。此皇皇巨著,蜚声学府,开启后贤,学者翕然向风。约在同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格莱夫斯(Frank Pierrepont Graves)对此门亦勤于操觚,一九○九年开始,完成中世纪以前教育史,一九一○年有中世纪教育史,一九一三年复有现代教育史,颇风行一时。后两部,吾师吴康先生曾译为中文。此外,泰勒(William James Taylor)有教育史纲要(Syllabus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九)、汤普先生(MM Thompson)有教育史大纲(An Out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三) 、马考米克(Patrick J.McCormick)有教育史(一九一五)、杜根(Stephen P.Duggan)有教育史学生读本(A Student's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六)、波义亚(Charles Clinton Boyer)亦有教育史。此虽深浅各异,精粗有别,自是教育史一门,教学、专修用书始略备。
早在一九○二年,史丹佛大学教绍克伯利(Ellwood P. Cubberley)撰有教育史讲义纲要(Syllabus of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至一九二○年,复着教育史(杨亮功先生译为中文),又编有教育史读物(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为供研究教育史参考原始资料之书,与孟禄之资料书相类似。后两种书既出版,风靡一时,教育史权威,由是自东徂西,克伯利教授与孟禄齐名。窃思孟禄之书,长于分析,网罗史宾,钩稽哲理,对于教育思想源流,剖析阐释,纲举目张,俨然独树一帜,不愧为当时之宗师;克伯利之书,则以博赡胜,精于考据,对于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文物典制、学说理论,搜辑靡遗,推敲质实,引经据典,前哲嘉言懿行,宛晤一室,乃其最大之特色。一九三九年,吾师阿麦克(Jhon C.Almack)与桑德斯(Lester B. Sands)合编教育史图表(History of Education Chart),茧丝牛毛,条分缕析,二千年教育文化之体系,学术思想之模型,缩写成表,卷藏一幅之上,犹宋黄干之于晦翁,堪为克伯利名著之辅翼,而教育史全套纲领,一览了然,治斯学者应奉为圭臬。一九二一年,寇鲁(P.R.V.Curoe)亦撰有教育史。直至一九四○年,又有两新著面世,一为迺特(Edgar W. Knight)之二十世纪教育(Twenty Centuries of Education);一为伊比(F.Eby)及亚鲁乌德(CF Arrowood)合着古代及中世纪教育之历史与哲学(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cient and Medieval),前者体裁新颖,后者卷帙虽巨,不免有博而寡要之嫌也。
曩昔余入史丹佛大学肄业,初受教育史于考尔化(Walter V. Kaulfers)教授;专修研究,则随阿麦克教授之指导,两教授接为克伯利之门人。考尔化教授讲课之余,指定学生阅读杜根之书,而阿麦克教授则介绍迺特之作,盖前者为大学部课程,杜根之教育史,简练条畅,适于初学之修习;后者对研究生言,迺特之二十世纪教育,执简御繁,观点清新,一隅三反,有开朗耳目之功,是以孟禄之书宜读,克伯利之书宜读,此书亦宜读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学者之治教育史,大多虽仍旧贯,循既定之纲领,顾其能突破藩篱,别开生面,以另一体裁出之者,一为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巴差尔(John S. Brubacher)撰教育问题史(A History of Problems of Education);一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巴特斯(R.Freeman Butts)着教育之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Education),皆于一九四九年出版,直到一九七二年。像古得(Harry Gehman Good,一九四七)、柯尔(Luella Cole,一九五○)、穆赫尼(James Mulhern,一九五九)、彼德(William Boyd,一九六五) 、梅尔(Adolph Erich Meyer,u一九六五)、佛洛斯特(SE Frost,一九六六)、宾达(Frederick M.Binder,一九七○),及波文(James Bowen,一九七二)等,名家迭出,新著不下十种。纪事述言,除接写战后教育的演变外,观点或随政治而趋新,或以社会学解释,或强调西方文明之背景,或探考历史哲学的根基,其余多事抄袭,不脱前人之窠臼。夷考布鲁巴差尔之教育问题史,以教育目的、政治与教育、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等教育内蕴的十九个问题为中心,由古及今,追溯源流,以明其本末之作。巴特斯所著教育之文化史,从教育与文化之互相影响而构想,又本乎教育与社会之密切关系而立论,如以文化为经,则其衍生之各种教育为纬;如以教育为本,则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信仰,皆为枝叶矣。作者自言:「撰著此书之目的,并非如许的著重历史新研究,作为有助于教育史教学的复兴,及改进历史方法对教育问题的效用。此种冀图,试把社会科学的若干眼界与学识,以及由各种哲学、心理学,与教育作家的资料,予以阐明,合一炉而共冶,以谋教育工作者的助益。此书由著者过去十五年,主要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经验,此不只有教授教育史,而且亦有教授叫做教育基本原理学科的机会,由是而产生。」(原书自序)
此书是将该教育之文化史第二篇欧美最近教育的传统十一章移译而成,改其名为欧美近代教育史。通常治西洋教育史,自文艺复兴以后,继之以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西欧各国既崛兴,政治与社会,风云多变,思想益趋庞杂,故只能根据思潮,像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心理学倾向、科学倾向、社会学倾向,及国家制度的发展,以综述近代教育的全貌,盖以思想为主流,兼该文物体制而豁然贯通焉。此书则异是,以世纪来类分,肇自启蒙运动,即紧接理性主义时期,展开十八、十九、二十的三个世纪。每个世纪,分述欧美两方面;每方面先论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之机构及文化科学之思想,透视教育的背景,追溯教育的源流,然后对此三百年欧美教育之制度、方法、课程,与理论,细说其内容,推究其演变之迹。从表面来看,良以按世纪而铺陈,虽略嫌重复与呆板,但此尝试的著作,条理清晰,系统分明,对于教育过程之前因后果,交互关系,和盘托出,似较他书详备,可为治西洋教育史者更得深一层的了解。故特为译出,俾供学者作补充的读物。
此书由美国教育家所撰著,对于近代世界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系基于战后美国优越感的观点写成,见仁见智,应由读者自己抉择。 「Nationalism」二字,在欧洲可译为民族主义,但在美国,根据事实,应译为国家主义。至于原书所引述之人物,其生卒的年期,亦经译者检考补充,一并说明。
中华民国六十七年二月六日刘伯骥书于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