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语文类    |    语文类

國劇音韵及唱念法研究

H2087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余滨生 着
  • 出版日期:2019年3月三版
  • 版本备注:据1983年1月二版复刻重制
  • 页  数:428页
  • ISBN:978-957-8595-74-3
  • 图书尺寸:G16K(A5)
内容简介:
本书以治学方法分析国剧音韵和唱念问题。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音韵研究,阐述十三辙的渊源、变调、反切法等,皆是国剧音韵的入门知识;中篇为唱念法的研究,先介绍前代声乐论著要籍和曲度方法,接着用韵、行腔、虚音、韵白等;下篇为十三辙字汇,以资检阅。论理探源、条理分明,是研究国剧音韵不可缺少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无)

目次:
上篇 音韵
第一章 曲韵源流
第二章 论尖团音
第三章 论上口音
第四章 论四声
第五章 论注音符号及文字反切

中篇 唱念法
第一章 前代声乐论著要籍举目
第二章 前代声乐理论要旨
第三章 音的常识
第四章 发音的生理基础
第五章 声母发音剖析
第六章 韵母发音剖析
第七章 字音分头腹尾
第八章 口腔的掌握
第九章 共鸣音的运用
第十章 运气与呼吸
第十一章 行腔浅说
第十二章 虚音的垫用
第十三章 尺寸与节奏
第十四章 韵白的练与念
第十五章 韵味

下篇 十三辙字集
  例说
  辙目编次
  国剧十三辙字汇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序文:
自序
    本书编纂目的和内容大要,详见本书前言。这里,我只把编写经过作一交代。
    记不清是去年哪一天,我在俞大纲教授家里闲聊,从诗词用韵扯到戏曲用韵,承大纲先生出示所藏一篇手抄的讨论音韵问题的文章,题目是《旧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是曾和大纲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共过事的罗常培(莘田)氏在民国二十四年所作的一篇演讲稿(载于《旧东方杂志》第三十三卷第一号)。罗氏是名音韵学家,在文内把国剧中的尖团音和上口音来源,根据音韵学原理作了极透澈的分析,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但罗氏对于有同等重要的四声问题,不知何故竟轻轻一笔带过,因此也引起了我的求知欲,于是开始涉猎音韵学和语言学书籍,希望能在皮黄音韵问题上,钻研出一个究竟来。后来我把探讨所得写了一篇〈国剧唱念中的审音正读问题〉请政于大纲先生。俞教授认为不无可取之处,可供年轻演员们的参考,鼓励我继续研究及编纂十三辙韵书,除了借给我许多私藏珍贵的参考书以外,幷介绍我到南港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去搜集资料。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写成了这本书。
    大纲先生的旧文学造诣极高,由深研我国古典戏曲,是我由衷佩服的一位学者,所以我每逢写完一章或一节,必携稿前往请正,有许多地方都是经过他当面指点后而重新写过的,所以本书之能完成,首先我得感谢大纲先生的鼓励和指导。
    其次,我得谢谢毕玉清先生,毕先生是此间名琴师,幷执教于国立复兴剧校。对于皮黄唱念一道之钻研,已达废寝忘餐的地步,朝夕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其研究精神之强,实在令人敬佩。他无师承,也没有坐过科班,但音乐天赋很高,耳音极灵,就凭着唱片和录音带,加上注音符号和简谱两大工具,他不但精细的谱出了余叔岩及梅兰芳两氏唱片的全部唱腔,并且创出一套捷便的皮黄唱念教学法。他之深受学生欢迎和被内行推崇,决不是偶然的。 (中略)
    末了,我还得谢谢中华书局给与这本冷门之作一个出版机会。我很了解,像这类的出版物,内容枯燥,可读性很低,销路必属有限,而且本书引用古籍之处,僻字很多,加上注音符号和简谱错综其间,排印和校对上的困难也是不难想像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重温了三十年前写毕业论文时的心情,暂时麻醉自己,忘记了两年来的许多拂逆和困扰,可说是意外的收获。
    书成之日,儿女笑着说:爹的国语还不如我们说的好,唱起戏来尤其难听,光说不练,有什么用。
    掩卷一想,所说颇有道理,赶紧搁笔。
余滨生民国六十年十月识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