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史地类    |    史地类

成吉思汗新傳

 
 
产品说明
►訂購成吉思汗新傳電子書

图书资料:
  • 作  者:李则芬 着
  • 出版日期:2018年3月三版
  • 版本备注:据1984年1月二版复刻重制
  • 页  数:608页
  • ISBN:978-957-8595-26-2
  • 图书尺寸:G16K(A5)
内容简介:
    元史是中外汉史学家最感兴趣的一部断代史,也是最难以考据整理的一代史,本书根据前人研究,援引中外元朝史料,重加考证正误统整而成。虽名为《成吉思汗新传》,实为「蒙古(元)史」,文末又收录数十张地图、图表、年表,资料珍希,是为研究元史者必备之史籍

作者简介:
李则芬(190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前半生献身军旅,来台后退役,三十余年来专心治史。李氏重要著作有《元史新讲》、《中外战争全史》、《中日关系史》﹑《成吉思汗新传》、《战争史话》、《泛论司马光资治通鉴》、《文史杂考》、《先秦及两汉历史论文集》、《三国历史论文集》﹑《两晋南北朝历史论文集》、《虞夫诗集》、《哀乐平生词集》﹑《八十自选诗词》等书。

目次:
第一章 蒙古起源的传说
第二章 蒙古诸氏族
第三章 阿兰豁阿与孛端察儿
第四章 前代数可汗
附录 阴山室韦与汪古部
第五章 铁木真诞生及其年龄之谜
第六章 蒙古人的生活习惯
第七章 国际情势概述
第八章 寡妇孤儿艰苦奋鬪
第九章 从爱妻被夺到安答的分离
第十章 成吉思汗兴起
第十一章 蒙古里岛权争夺战
第十二章 灭王汗,并克烈
第十三章 击灭乃蛮,统一漠北
附录 出师日期考
第十四章 蒙古帝国初建
第十五章 四宫佳丽
第十六章 皇亲国戚
第十七章 十大功臣
第十八章 内除心腹之患
第十九章 畏吾儿自动来归
第二十章 金国在衰弱中
第二十一章 初次伐金
第二十二章 癸酉攻势
附录 哲别取东京的系年
第二十三章 初期降将
第二十四章 连下三京
第二十五章 耶律楚材与成吉思汗
第二十六章 耶律留哥起兵与辽东的平定
第二十七章 高丽臣服,东夏消灭
附录 元史之东夏国考
第二十八章 国王木华黎伐金
第二十九章 哲别轻取西辽
第三十章 西征之役的历史地理背景及战争原因
第三十一章 西征花刺子模
附录 过什其词的屠杀纪录
第三十二章 长春真人及其西游记
第三十三章 速不台、哲别万里长征
第三十四章 灭西夏及伐金最后一役
第三十五章 成吉思汗遗产
第三十六章 后嗣继志,完成大元帝国
第三十七章 成吉思汗论
图一 唐代蒙兀室韦位置判断图
图二 蒙古四邻各部落
图三 联军进攻篾儿乞
图四 蒙古本部领导权之战的战场
图五 蒙古克烈联军进攻乃蛮
图六 汗山之战判断图
图七 征服乃蛮经过判断图
图八 蒙古初次伐金
图九 癸酉攻势
图十 木华黎经略辽西
图十一 癸酉辽东情势
图十二 金与高丽的国境
图十三 契丹窜扰高丽
图十四 木华黎末年的蒙金形势
图十五 西辽帝国本部
图十六 河中交通概况
图十七 阿拉伯帝国的东方省区
图十八 西征之进军路线
图十九 河中之战
图二十 速不台、哲别万里长征
图二十一 十三世纪初期的东欧形势
图二十二 西夏最盛时代的疆域
图二十三 灭西夏,遂伐金
图二十四 元初帝国统治地区
成吉思汗年表
主要参考书籍
表一 元朝秘史所载之蒙古世系(一)
表二 元朝秘史所载之蒙古世系(二)
表三 成吉思汗子孙
表四 术赤子孙及钦察诸汗
表五 察合台子孙
表六 窝阔台子孙
表七 拖雷子孙
表八 忽必烈子孙及元朝帝统
表九 旭烈兀子孙及伊儿汗国王统

序文:

日本那珂通世博士作「支那通史」,至元代而搁笔,先下一番工夫,研究蒙古历史,完成一本「成吉思汗实录」。作者的情形也很相似,因为著作中外战争史,写完了宋辽金之后(已出四册,约二百万言)要过元代一个大关,也只好暂时放下战争史,先将元史考据整理一番。年来在几个月刋上,分别发表过元史论文约十万言,因受读者及朋友的鼓励,便索性完成这一本成吉思汗传记。
元代史是中外汉史家最感兴趣的一部断代史,也是最乱的一代史,其考据整理,是一种无止境的接力赛。所有研究元史的人,不分中外,不论其研究全史或一部分,都是参与接力赛的一员。各人的虽有大小,皆不过跑完其中某一段里程而已。迄今为止,完成理想元史的目标,还是遥远得很。本书对于前人的考据,指出许多错误或可疑之处,无非是在我自己这一段赛程中,履行接棒人应尽的一份责任而已,决没有轻视前人功绩之意。事实上,没有前人研究成果的累积,就不会有本书的产生。
本书所用的人地名,与一般专门研究元史的作家不尽相同。大体上说,蒙古的人地名,本书仍以「元朝秘史」为主,惟当今史地教科书所常用者,则舍秘史而取通用之名。例如元初四代皇帝的本名,历史教科书皆依「元史」,称铁木眞、窝阔台、贵由、蒙哥;一般人在中学时代,就很熟悉这四位皇帝的大名,故不用秘史的铁木眞、斡歌歹、古余克、蒙格。西方的人地名也是一样,大都采用世界史地所通用的译名。例如Sultan译为苏丹,不用算滩,算端,沙勒坛,苏而滩,苏尔滩等旧译名; Mohammed译穆罕默德,不用旧译名摩诃末;Baghdad译巴格达,不用报达,八吉打,巴黑塔等旧译名;Caucasus译高加索,不称太和岭或高喀斯山;Georgia译乔治亚,不称谷儿只,曲儿只或谷鲁斤。 (按札奇斯钦教授及田中萃一郎已创此先例。)
虽然如此,为使一部分有志研究元史的人,便于对照参考书籍,本书仍尽量注明旧名。遇有异名过多的,为省文起见,只说亦作什么名,不一一注明其出处。卽注明出处者,亦以「秘史」、「亲征录」、「元史」、「译文证补」及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数书为主。 「新元史」的人地名,一般皆依「元史」与「译文证补」;「蒙兀儿史记」则以「元朝秘史」为主,二者的人地名皆非自创,故除特殊情形外。不在注明之列。
元史与其他断代史不同之处,是必须参考许多国外著作。不幸西人所用的中国及亚洲人地译名,也像中文译名一样乱,甚或尤有过之。例如成吉思一名,作者在西书中所看过的,已有如下十几种写法:Genghis,Ghenghis,Jenghis,Jenghiz,Chankez,Chengiz,Chinghis,Chi nghiz。 Zings,Cinggis Cingis,Cingiz,Tchinggis,Tchinguis。本书附注的西文人地名,一般采用英文著作中比较通用者。然英文著作或法德文原著的英译本,也往往引用法德文的人地名,要想纯用英文名统一起来,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引以为憾的,是不能直接阅读法、德、俄文原著,除依靠中、英、日文的一部分译本外,对于那三种文字的丰富资料,多不能引为参考。好在本书性质不重在细节的一一考据,而以全般的综合研究为主旨。换言之,只替成吉思汗描绘一个轮廓,并说明他的时代背景,以供一般人阅读为主,专家参考次之。就此范围而论,说一句解嘲的话,或者差可胜任了。
中日及西方各国人士,已经写过不少成吉思汗传,一般皆嫌简略,且有混淆不清之弊,错误亦不少。 (缺乏参考价值的,未列入参考书目之内。)本书自然要比前人诸作稍为进步,至少作者个人自信如此。这不是我比前人强,而是作者接棒于前人之后,以前人的终点为起点。明言之,因为本书后出,前人对的我已吸收,错的我已纠正不少。至于本书命名新传,无非是别于前人著作而已。然如前所述,有关元史的考据发展,实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累积,与史地知识的时代进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今日为新,来日为旧。因此,虽名新传,作者内心还是有所不安的。但愿此后的接力者,很快又有更新的著作出现,以解除作者的责任。
近十余年来,作者专心治史,难关重重,幸亏还有许多长官师友支持鼓励,始能坚苦从事。待拙著中外战争史全部完成(约四百万言),当在是书写一篇后序,一一道谢。然在此悠长岁月中,助我最多的几位师友,如四十多年的老朋友王逸芬,李汉仪二兄,曾共患难多年的柳剑霞老师与郭外川先生,三十多年的老同学吕省吾兄,及远在南洋的家叔柏林等,特须在此先行致谢。至于本书之作,有好些参考书,多赖王寓农同学及陈伯尹、高亚伟二教授代借。还有罗香林、汪大铸二教授赠书甚多,可为拙著战争史参考者很不少,而罗教授的大着「唐元二代之景教」,则为本书参考所需。姚梦谷先则常代作者考查或鉴定属于考古或美术等问题,皆应在此一并道谢。自然,尤其要谢的,还是我的夫人张虞珠女士。在今日唯利是图与享受第一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位安贫乐道的贤内助,决不能专心治学。以作者的情形来说,恐怕早就改行谋生,或改写武侠小说了。
李则芬五十八年十月于台北景美向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