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史地类    |    史地类

最早的中國大航海家──鄭和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江鸿 着
  • 出版日期:2018年3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86年10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146页
  • ISBN:978-957-8595-23-1
  • 图书尺寸:G16K(A5)
内容简介:
    本书详述明朝著名探险家郑和八次航海,期唤起世人对这位最早的大航海家之注意,不让晚其八十年的哥伦布专美于前;另一目的则是希望郑和所到之处的遗迹能够重现。作者对于此八次航海事件一一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并且制作各种图表,详尽确实,阅读本书不仅对于郑和下西洋之历史史实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对中国史地有更广袤的认识。 (※本书为作者江鸿教授唯一一部中德著作。)​

作者简介:
缺(生平不详)

目次:
顾序
自序
第一节 为何要纪念郑和及如何纪念郑和
第二节 郑和的身世
第三节 郑和的八次航海
第四节 历次航程的事迹
第五节 造船及航海技术
甲、造船事业
乙、航海技术
第六节 郑和的遗迹
附录
一、三宝垅的郑和祠
二、怡保风物
三、从三保太监郑和的七使西洋看我国古代的航海技术
附哥伦布传
第一节 哥伦布的时代背景及其西航的目的
第二节 哥伦布之四次西航

序文:
自序
自余于民国四十九年十二月于出席在锡兰举行之第四届联合国亚州及远东水利开发技术会议之际,曾亲访郑和于永乐(一四○九)在锡兰Galle某佛寺亲立之石碑(一九一一年发现,经移存可伦坡市立博物馆)后,即立志追究其事。迄至五十七年(一九六八)由北非游西班牙时,鉴于各地对于哥伦布之纪念馆纪念物,乃至各都市之大街旅馆,常以哥伦布命名,益增对于郑和之航海研究之决心。直至退休以后,始能开始。曾先后在新闻报、民族晚报撰文阐述郑和之航海事迹,终于四年前完成此书。原期此书或对航业巨子董浩云拍制郑和电影之志愿,有所帮助。不幸书成之时,董氏已逝。乃一面就德友顾德迩博士再度来台担任台大客座教授之便,以半年时间,每周会商两次,由余先以德文写出,继以口述,顾氏速记,然后由顾夫人打字誊清,并增加第五节造船及航海技术,德文稿始告完成。仅附录哥伦布一篇,系供国人参考之用,故而未谭。并于去岁由余面交西德卜内门港大学校长及航海教授范.狄肯士(Van Dickens)博士,由彼负责在德发表,作者于此谨表对于顾德迩夫妇诚挚之谢意。一面转托在新加坡之有人孙兆兴李舒华夫妇,请其在印尼亲访雅加达及泗水之遗迹均承照办。一面请基隆港务局袁铁忱洽商基隆市府,于该市计画兴建之文化中心内,决定以航海为重点政策之下,特设郑和纪念馆,并承认可。去春更于访问菲律宾之便,幸晤我驻菲代表刘宗翰博士,面询郑和是否曾到菲属之苏禄,回称确有其事,该地至今尚有郑和庙。惜事后虽经去函请其代为收集有关照片传说,迄无复音。又经函请侨务委员会,于十月庆典各地侨胞返国之便,面请各侨胞在各地分别搜集与郑和有关之资料,复函则谓各地青年侨胞,对此均不明了,闻之曷胜浩叹!目前仅有老友王文山,于去春返台之际,对此极感兴趣,愿以两年之力写成歌剧。似此则郑和纪念馆一事,势非短期内所能达成。因此唯有先行将此书付印,期能借此唤起国人普遍注意,尤其海外各地华侨,如能全力协助,则郑和纪念馆,或有建立之希望也。
本书为作者一生唯一用中德两种文字所写之著作,采用工程图表办法,以解决史地问题。如由郑和身世表,证明其曾祖当系在一二八五年移滇。由出航表可以确定郑和先后出航八次,由海线图可知郑和各次出海地点及航线,由遗迹图,更可作追寻郑和遗迹之根据。读者可无需文字之详述,即可了解。去岁四月,作者避寿美国,仍先后收到亲友之贺仪,乃以全部所得,以印本书,俾得还馈亲友,以作纪念。复念研习德文既受母校同济大学五年之奖学金于前,复获德国宏博基金会之两届研究补助费于后。此书之成,均出上述二机构之所赐。今年复承宏博基金会不遗在远,来函庆祝作者八十生辰,志此以示感谢之忱。此外作者先后担任德瑞奥同学会及改组之中德文化经济协会理事,达数十年,对于中德文化之交流,愧未尽力,此书之成,或可聊纾歉忱欤!
本书之编排及中德文之核校,均由六十年老友黄友训教授担任,谨致谢忱。
江鸿 七十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