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退訂
首頁    |    哲學類    |    哲學類

大眾理則學

 
 
產品說明
►訂購大眾理則學電子書

圖書資料:
  • 作  者:陳大齊  著
  • 出版日期:2015年7月三版
  • 版本備註:據1982年9月二版復刻重製
  • 頁  數: 556頁
  • ISBN:9789574325283
  • 圖書尺寸:A5
內容簡介:
理則學有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各居其一,三者合治於一爐,以成大一統的理則學,自是理則學應有的理想,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便表達了這一個宏大的理。本書或可為統論中西理則學觀點的代表。

作者簡介:
陳大齊(1886-1983年)字百年,浙江海鹽人,陳大燮兄,為現代心理學的先驅。嘗留學日本,入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哲學門,獲文學士學位。1912年任浙江高等學校校長,兼浙江私立法政專門學校教授,在北京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早年譯著有《審判心理學大意》(德/馬勃原著)、《兒童心理學》(德/高伍柏原著)。重要著作尚有《因明大疏蠡測》、《印度理則學》、《因明入正理論悟他們淺釋》、《平凡的道德觀》、《民族心理學的意義》、《大眾理則學》、《德國心理學派略說》和《荀子的心理學說》等。

目次:
序文 / 寫作的經過與旨趣
[第一章 理則學的研究對象]
 一、 理則學的定義 二、 思想的意義 三、 思想的功罪 四、 思想對象及其種類 五、 事實 六、 價值
 七、 思想種類 八、 認識 九、 衡量 十、 思想與語言
[第二章 思想的是非]
 一、 是非有定說 二、 現況上的無定與本質上的有定 三、 真相未明 四、 智愚異見
 五、 一偏與全局    六、 期待與敘述 七、 是非異所 八、 理則學上的是非
[第三章 是非的類別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一、 是非的類別 二、 形式與實質 三、 正似    四、 真偽與善惡 五、 理則學所重視的是非
 六、 真偽與善惡的不定一致 七、 真中有善有惡 八、 偽中有善有惡 九、 真偽善惡不能互證 十、 致善必先致真
[第四章 如必如實]
 一、 思想三要 二、 所如的實 三、 如時的重要與不易 四、 純粹知覺與知覺的理解 五、 如實的要件
 六、 見聞的有無與事實的有無 七、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八、 如實的阻力
[第五章 同異分明]
 一、 同異分明的重要與不易 二、 事物的亦同亦異 三、 同異的落實
 四、 同異辨別的分際 五、 同異與肯定否定
[第六章 周觀兼顧]
 一、 經驗要精要博 二、 堅固以求精 三、 堅固以求博
 四、 相違決定 五、 兼權熟計
[第七章 觀點上]
 一、 觀點與是非 二、 事實觀與價值觀 三、 類別觀與緣起觀 四、 平等觀與差別觀
 五、 分析觀與綜合觀 六、 抽象觀與具體觀 七、 重異觀與重同觀
[第八章 觀點下]
 一、 齊一觀與參差觀 二、 謹守觀與權變觀 三、 實用觀與文飾觀 四、 遵古觀與創新觀
 五、 理論觀與自得觀 六、 準情觀與循理觀 七、 妙悟觀與實證觀 八、 從容觀與迅捷觀
[第九章 名實的關係]
 一、 名與實 二、 內容與外圍 三、 分類 四、 定義 五、 異名同實
 六、 同名異實 七、 同實異故 八、 同實異取
[第十章 名稱的類別]
 一、 事實名稱與價值名稱    二、 單獨名稱與普遍名稱 三、 集體名稱與個別名稱 四、 相對名稱與絕對名稱
 五、 積極名稱與消極名稱 六、 同義名稱與異義名稱 七、 自毀名稱
[第十一章 判斷的結構與作用]
 一、 判斷的基本形式    二、 顯性與歸類 三、 判斷與語句
 四、 自語相違 五、 關係判斷
[第十二章 判斷的質與量]
 一、 判斷的質 二、 判斷的量 三、 判斷四式  四、 主詞謂詞的周徧與不周徧
 五、 拒他判斷與除外判斷 六、 判斷間的對當
[第十三章 複合判斷]
 一、 原素判斷與複合判斷 二、 聯合判斷 三、 簡主簡謂的判斷與複主謂的判斷
 四、 蘊蓄判斷 五、 析取判斷 六、 連詞省略的弊病
[第十四章 直接推理]
 一、 推理 二、 加詞 三、 換質 四、 易位
 五、 反易 六、 反換
[第十五章 主謂判斷的三段論法]
 一、 間接推理 二、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 三、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規則 四、 有觀成分數目的規定
 五、 有觀概念周徧的規定 六、 有觀判斷的質的規定 七、 有觀判斷的量的規定
[第十六章 關係判斷的三段論法]
 一、 流轉的關係與不流轉的關係 二、 關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及其進行方式 三、 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四、 一同一異的非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五、 別異關係流轉的成敗 六、 相反關係流轉的成敗
 七、 一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八、 兩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第十七章 複合判斷的推理]
 一、 聯合判斷的推理 二、 混合的蘊蓄推理 三、 純粹的蘊蓄推理
 四、 廢立式的析取推理 五、 立廢式的析取推理
[第十八章 推理的省略與複合]
 一、 省略式的單一推理 二、 聯合式的複合推理 三、 連環式的複合推理 四、 帶證式的複合推理
[第十九章 雙管論式]
 一、 雙管論式的結構與作用 二、 雙管論式的實例 三、 出於忽視蘊蓄理論的過失 四、 出於忽視析取理論的過失
[第二十章 類比推理]
 一、 類比推理的結構 二、 類比推理的應用範圍及其可信程度 三、 或然性的提高條件 四、 關係的類比推理
[第二十一章 譬與援]
 一、 譬喻的形式與作用 二、 同喻依與異喻依 三、 譬喻的當守與當避 四、 援的意義與性質
 五、 譬與援的分別 六、 援的功能
[第二十二章 論證]
 一、 指證與論證 二、 直接論證與間接論證 三、 理由的兩大要件    四、 尋常的變異之不可互證
 五、 集體與個別之不可互證 六、 可能與現實互證之可與不可
[第二十三章 辯論]
 一、 辯論的意義 二、 是非與勝負的不定一致 三、 辯論的任務與態度
 四、 辯論的先決條件 五、 強辯 六、 詭辯

 

自序:
  我生於民元前二十五年,至民國六十二年,已屆八十七歲,年齡老大,精力衰退,研究與寫作、自問已不能繼續進行。淺見集出版以後所作短篇論文、其尚堪保存者、亦已悉數收入淺見續集,且已余是年春間印行。所事已告一段落,不復有所牽掛,遂作擱筆之計,停止一切撰寫。多年以來,患有肺氣腫病,老而益劇,身體稍一勞累,便會氣喘不止,唯有靜坐不動,方能安適。老眼日見昏花,看書益增困難,字小,則所見不清,閱讀不能暢快,字大,雖可暢讀,但注視稍久,即感疲勞。既不能多動,又不耐久讀,除了枯坐以外,別無他事可為。
  枯坐無聊,是一件極苦的事情,驅除寂寞,便成一種自然的要求。軀體不宜動作,心靈尚堪活動。遂任思潮起伏。忽東忽西,不為之定流向,更不為之設堤防。但積習所囿,自不免有其範圍,所思的主要對象、不外儒家思想的問題與理則學上的問題。所思及的問題、有瑣細而不值一顧的,有相當重要而應予研討的。關於後者,試擧當時頗感興趣的二事以為例:其一、墨子謂自古以來,未嘗有人看見命的體,亦未嘗有人聽到命的聲,遂據為若干理由之一以證明命之無有。孔子則雖自己未親見好仁惡不仁的人,但未敢據為理由以證明此種人的不存在。兩相比較,孔子思想的緻密與論斷的審慎、不能不謂為勝於墨子。其二、西方學者主張不尚權威,孔子教人「不以人廢言」。此兩種說法、僅在表面上摸索,看不出有何關涉,若仔細探求,則可見其所自出的基本原理之一而非二。其基本原理可以簡述如下:任何人所見,總不免有是有非,有當有不當。智者與賢人所說、未必無一語不是不當,愚者乃至惡人所說、未必無一語是而且當。
  類似上述二例的思潮、若任其自生自滅,不予及時抓住,未免可惜。欲予抓住,不得不借徑於記錄。於是已擱之筆、又重新握起,而從事於寫作。不過此時的寫作心情與前此的寫作心情、頗不相同。前此的心情在於說理,此時的心情在於解悶。既以解悶自娛為主,故說理不求精詳,只求自己能理解欣賞而止。寫畢以後,亦只備儲諸篋底,並備他日後廢紙資格再作紙漿。所寫雖不求精求詳,但不得不求其資料於昔日所已寫者以外。數月之後,記憶中的資料漸告枯竭,為體力目力所限,又不能看書以求新資料,而解悶的要求仍甚迫切。於是計上心來,何不將某一方面所已寫而散見各文者,彙合起來,刪其重說,補其未說,釐定其次第,貫通其脈絡,以成粗具規模的一書。本書的寫作,即應此一要求而開始,其動機依然在於解悶。寫作始於何時,現在已不能記憶真確,大約在六十二年夏秋之際。寫至六十四年夏末,興盡乃至。原屬消磨光陰之作,不求急遽竣事,費時遂達二年之久。
  如拙文「耕耘小穫」所述,我的治學、發端於自求理則學知識的充實,故對於理則學甚為重視,對於中國名學的不發達,深致惋惜。中國在先秦時代,名學已經興起,當時的顯學儒家與墨家、都曾提示富有價值的理論,所惜曇花一現,繼起無人,未能發展為充實而有光輝的一科學問。印度的因名、於唐代傳入中國,研習之風、一時頗盛,疏記之作、為數甚多,但其後諸書逐漸遺佚,此學幾成絕響。西方邏輯、傳入未久,雖已列為學校科目,植基尚未穩固。中國人文科學的發皇、絕不後人,獨於理則學的成就,則未能與人並美。文化交流,重在採人之長以補我之短。居今日的中國而求諸般學問的進展,不可忽視理則學,從事於國學研究者不但不可自居例外,尤須多加注意。設或在發楊國學中某一思想的優越時,擧了些不切當的理由,作了些不合理的推論,不但毀滅其優越,且將另其墮入荒謬的深淵。如此發揚、譽之適以毀之,發揚者不可以不慎,負有盛名的發揚者尤不可以不慎。
  本書卑無高論,故稱大眾理則學,以示其內容之力求通俗而不尚艱深,亦以示其為人人所當同具的常識。西方邏輯創史於古代希臘,經過二千餘年不斷的研究與擴展,日益美備,最近且發展為符號理則學,應用符號與演算,別放異彩。於是改稱舊日形態的理則學為傳統理則學,以資分別。符號理則學成立以後,為學術界所推崇,傳統理則學漸受重視。本書體裁及內容、仍守傳統理則學的姿態,未採時新的裝束,則以傳統理則學雖失時尚,仍保有其實際用處,試擧其顯著者二事。符號理則學自傳統理則學發展而來,故傳統理則學可說是符號理則學的基礎。登高必自卑,欲精研符號理則學,須先識得傳統理則學的要義。傳統理則學之未可輕棄者,此其一。理則學的實際功用、在能導人明辨是非,知所趨避。人人都有思想,思想不免有是有非。理則學是思想的堤防,納其進入正流,阻其氾濫成災。人之所思、與日常生活有關者、實居多數。此類思想、雖似卑不足道,卻最足以影響人生的禍福,因而此類思想的指導、遂為理則學在實用上所當負的最大任務。傳統理則學所說、與日常生活較親近,為常人所較易理解,在實用上較易發揮效能。傳統理則學之未可輕棄也,此其二。
  理則學有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各居其一。邏輯與因明,其基本原理相同,其發展方向與其所採取的推理方式,則有小異。名學早夭,未及開花結果,其所依據的基本原理,自其片段的理論及其具體的論式推之,與邏輯因明當亦無大差異。三者合治於一爐,以成大一統的理則學,自是理則學應有的理想。惟欲致此一理想於實現,非有充沛的學力與卓越的識見,不能為功。但雖力不能至,不妨心嚮往之,做些鋪路的預備工作。本書以邏輯為主幹,因明不與之盡同者,如推理成分排列的法定順序,隨時述及,以資比較,名學中的特殊見解,如援之為論式之一,詳為解釋,以明其性質功能。原理與規則的說明,大抵採取傳統理則學的通說,間亦有出自一己之見的,則雖不敢以畫龍點睛自期,亦必以畫蛇不添足自勉。本書差堪自我寬慰與或能見諒於人處,在於所用實例,甚多採自中國古籍而為中國人的思想產物。實例多多採用中國所固有,當能引致讀者親切之感,或且助長其研究的興趣。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夏陳大齊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