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退訂
首頁    |    史地類    |    史地類

斯坦因西域考古記

 
 
產品說明
►訂購斯坦因西域考古記電子書

圖書資料:
  • 作  者:Sir Aurel Stein
  • 譯  者:向達
  • 出版日期:2017年3月台五版
  • 版本備註:據1988年5月台四版復刻重製
  • 頁  數: 432頁
  • ISBN:9789869404082
  • 圖書尺寸:A5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十數年間在中國、土耳其斯坦和亞洲腹部毗鄰各地所作考古學上和地理學上的探險著作。
並收錄幾次探險古代遺址所得到的發見品插圖,其中包括豐富的古代美術和工藝品的遺物以及十二種以上不同的語言的古代寫本,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
譯者:
向達(1900-1966年),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敦煌學家、中外交通史家,版本目錄學家,翻譯家。
作者:
奧里爾·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年),英國人,著名探險家、考古學家,專攻古代語言、印度古代史等專業。

目次:
著者序
譯者贅言
第一章 亞洲腹部的鳥瞰
第二章 中國之經營中亞以及各種文明的接觸
第三章 越興都庫什以致帕米爾同崑崙山
第四章 在沙漠廢址中的第一次發掘
第五章 尼雅廢址所發見的東西
第六章 尼雅廢址之再訪和安得悅的遺物
第七章 磨朗的遺址
第八章 古樓蘭的探險
第九章 循古道橫渡乾涸了的羅布泊
第十章 古代邊境線的發見
第十一章 沿著古代中國長城發見的東西
第十二章 千佛洞石窟寺
第十三章 秘室中的發見
第十四章 千佛洞所得之佛教畫
第十五章 南山山脈中的探險
第十六章 從額濟納河到天山
第十七章 吐魯番遺蹟的考察
第十八章 從庫魯克塔格山到疏勒
第十九章 從疏勒到阿爾楚爾帕米爾
第二十章 沿嫣水上游紀行
第二十一章 從洛山到撒馬爾干
附錄
一 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略記
二 斯坦因黑水獲古紀略
三 俄國科斯洛夫探險隊外蒙考古發見紀略
四 十九世紀後半期西域探險略表

著者序:
  這部書的用意是打算把我在中國土耳其斯坦和亞洲腹部毗鄰各地所作考古學上和地理學上的探險,概要的敘述一番。多少年來,在這些少有人知道,不易往來而地勢又極險的區域旅行考察,歷盡艱辛,在我的一生中如今回憶起來,還是極為快活。但是要把我三次中亞探險所得豐富的科學結果,予以整理,那卻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長的歲月了。
  第一第二兩次的個人游紀以及三次總合起來十一冊四開大本的詳細報告(目見後),我相信我所盡的責任只是記錄一方面;其中只有沙漠契丹廢址記一書,詳記我第二次探險(一九○六─八)的個人經驗。不過以上所說各書,除沙漠契丹廢址記以外,其餘都久已絕版,現在也不易得到。
  我最後完成這些工作,離第一次旅行歸來,已是足足的二十七年,自此以後我可以自由的轉向更南的新地方,從事考古學的探險了。但是一想到再亞州腹部沙漠山嶺之間所費去那些美滿的歲月,至今還是和以前一樣,覺得很新鮮,有價值。所以當哈佛大學校長好意請我在波士頓羅威爾研究院演講的時候,我便欣然趁這機會把我這些年來的遊歷和發見,提綱挈領的敘述一番,以適合廣泛的聽眾之需。
  只是探險的範圍過大,性質又極複雜,幸而利用幻燈片來說明我的敘述,不然要提綱挈領,便更為困難了。我把這些講演加以適當的增補和改動付印的時候,也感覺到這種需要。所幸出版人見到這一點,把關於我的幾次探險以及在古代遺址所得到的發見品,附以充分的插圖,使一切都無問題,這是我一定要感謝的。
  在領導讀者到那些探險所及的遼遠的亞洲區域去之前,似乎對於那地方地形的特點,應該要敘述一個輪廓。而那兩千多年的命運大都靠著地理為轉移的地方,一個簡要的歷史同樣也是有用的。因此有本書作為引論的幾章。這幾章大部分是取材於一九二五年我在王家地理學會所講的中亞地理史觀一文。
  三次長期探險中所及的地域很廣,而實際可走的路又為很大的天然障礙所限制,所以為著地理學上的討論和考古學上的工作起見,有些處所往往去的不止一次。因為這種情形,我敘述主要的探險工作,便取地點為本位,而不嚴遵年月的先後。
  這幾次的探險,總算起來有七年以上,所得的結果,如果我從開始以及後來研究記錄這些結果的時候,沒有得到各方面自動的有力的幫助,是不會成功的。在以前出版的書籍中我都有很好的機會向各方面幫忙的人一一道謝。所以這裡只要略為一述,便很夠了。
  我最初服務於印度教育部,隨後供職於考古學調查所。我之所以能實現我所選擇的工作,所需的時間以及物力,以得印度政府慷慨維持之力為最多。而不列顛博物院當局,除了在我第二次探險出了一筆款子以外,並還予以很有價值的幫助,對於我歷次考察所帶回的東西供給地點以備陳和研究之用,同時選派院中專家幫助這種工作。
  我在地理學方面大得印度測量局之力,派遣有訓練耐勞的印度測量員幫我,並且花了很多的錢,在我的指導和幫助之下,把地形測量的結果,陸續用大張的地圖刊印出來。王家地理學會也採取同樣的方針,時時給我可感的幫助和鼓勵,如一九○九年之以創辦人金獎章獎我,就可以證明此事。
  所發見的古物方面既廣而又重要,其中包括豐富的古代美術和工藝品的遺物以及十二種以上不同的語言的古代寫本,如果沒有許多有名的東方學學者和東方美術專家自動的以他們的專門學問來合作,我是絕不會作得好。這些貢獻有價值的幫助的人,如果要在這裡一一聲謝,那真是太多了。所以我只好在有幾章中把考釋特別重要的發見品的學者予以提及。
  說到這一本書,我要特別感謝印度政府的教育土地衛生部允許我選用我各次旅行所照的照片,還有倫敦的印度高等委員特許我複製我的詳細報告書中所插有些古物的圖版。至於本書所附的地圖,我要感謝王家地理學會的秘書,那是從上面說及的地理學雜誌中那篇文章複製的。至於插圖的安排,我要特別致謝我的美術方面的朋友和助手安德魯先生,我以前所有的書籍全承他幫助,現在還是照樣幫我。此外我還得敬謝麥美倫先生,她好意地把我的文章校閱一遍,特別顧到一般讀者的需要。至於斯頓公司所製彩色圖版之優美,可以為這些複製品逼真原物的保障,這也是我不應該忘記提到的。
  近三十年來,為著探險的結果,我在書房中從事文化方面的工作時期不得不為之延長,這在有些處所比之野外更其需要我的努力。我之所以能作這種工作,大部分是由於朋友們的特別好意,愛護照料,常常鼓勵,得他們的蔭蔽,我現在能夠寫作,在我是沒有比此更為可感的了。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日斯坦因序於牛津基督學院院長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