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社会科学类    |    社会科学类

比較大学教育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雷国鼎 编著
  • 出版日期:2017年7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68年11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170页
  • ISBN:9789869406864
  • 图书尺寸:A5
内容简介:
著者对美、英、德、日、俄六国之大学教育设施详尽叙述,举凡大学教育之目标、行政组织、内部结构、课程、教学、师资、入学考试制度,及学生生活等项逐一分析,由各国大学教育设施中,发掘堪供教育制度借鉴之处,并且以比较观点,对我国大学教育,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简介:
雷国鼎,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三任院长。着有《比较教育》、《比较大学教育》、《比较国民教育》、《各国教育制度》等。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大学的任务
第二章 大学的类别
第三章 大学的行政组织
第四章 大学的设立主体
第五章 大学内部的结构
第六章 大学的课程
第七章 大学的教学
第八章 大学的入学
第九章 大学的师资
第十章 大学的学生生活

自序:
    我国新制大学,自满清末年建立以来,迄已六十余载,期间无论政治体制、经济组织、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等,均有显著之变迁。大学教育设施,虽因适应事实需要,有所更改,惟其进展迂缓,亟待改进之处尚多。诸如大学教育目标之狭隘,制度之缺乏弹性,内部结构之保守,课程之陈旧,以及入学考试制度之欠完善等,均为显而易见之阙失。凡此种切,自当立谋合理解决,期能充分发挥大学教育应有之功效。
    论者莫不以为一般教育设施,既须因应社会之进展,更当为促使社会进步之动力,故社会变迁,教育设施故必随之改变,社会发展过于缓慢,教育又当克尽推动之职能。倘若教育设施较社会进展为迟,不仅教育投资之效果,未能充分发挥,抑且有违国家立学之旨意。本此而言,教育设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达成国家任务之重要因素,殆无疑义。是故吾人检讨教育设施实,必须注意一点,即教育设施非但须因应社会之需要,尤当立于时代前面,领导社会进步。大学为创获知识,作育英才之所,自必具备各项开创性之设施,而为一切机构之楷模,以免丧失大学固有之权威性。
    窃以为合理之大学教育,应系本国固有优点及列国已著成效之轨范二者之镕合。兹本此观念,乃编著本书,作为改革我国现行大学教育制度之准绳。本国以外各国大学教育之研究,其用意非为任何大学教育制度皆可视为模仿之标的,而在研究大学教育制度之各种理论及实际问题,期于改进本国制度时,对于若干必须考虑的因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迩来一般教育学者,以比较方法研究教育学术,日益普遍。教育理论之比较研究姑且勿论,单就教育制度言,无论教育行政制度及学校制度之研究,多有采用比较方法者;国际间且有不少学人,沿用比较方法,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考试制度,师资养成制度,指导活动,训导设施,视导制度及教育经费问题,其间尤多专著问世,并具有高度之学术价值。惟近年来在比较方法领域内,尚有更细密之分类,常见者有Intuitive, Descriptive, Analytical-explicative, Comparative, Applicative or normative, Predictive, 及Methodology等多种,各种方法,优劣互见,难获一完整无缺之方法。本书以Analytical-explicative为主,Comparative辅之,首述美、英、德、日、俄六国之现制,次则分析其特质,继以我国大学教育改进之道作结。书内各章,均以同一方式研究之。
大学教育,就程度言,为高深教育(Advanced education);按性质言,为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统合言之,所谓大学教育,系研究高深学术之教育,其目的不以保存既成知识为己足,而在发明未来之知识。甚至有人强调,大学所给与的,并非社会所需要的,而是社会所缺乏的。言其任务,或曰教学,授业解惑自属必要之职责;或云研究,精深博大即为不可缺乏标的;或谓推广,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或说辅导,重在青年人格之培育。是未来师资之养成,青年学人之孕育,民族文化之传延,与夫专业人材之训练,几成为各国大学教育发展之共同趋势。惟欧陆国家之大学,侧重纯粹学问之研究,苏俄等极权国家则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大学之主旨,美国大学乃兼二者而有之。
    著者本于学术见地,对上列六国之大学教育设施为详尽之叙述,举凡大学教育之目标、行政组织、内部结构、课程、教学、师资、入学考试制度,及学生生活等项,逐一分析,期由各国大学教育设施中,发掘堪供我国借鉴之处,复以比较观点,对我国大学教育,提出改进意见,借供同好参考。盖年来我教育行政当局及教育界有识之士,每倡大学教育改革之议,迄至目前为止,尚无具体可行的办法。至希我教界同仁,各抒卓见,期使我国大学教育,臻于完善境地。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二月十三日雷国鼎识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