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退订
首页    |    语文类    |    语文类

孟子大義

H2017
 
 
产品说明
图书资料:
  • 作  者:苑觉非 着
  • 出版日期:2017年9月再版
  • 版本备注:据1977年10月初版复刻重制
  • 页  数:162页
  • ISBN:9789869490986
  • 图书尺寸:G16K(A5)
内容简介:
作者期以弘扬孔孟之道、阐发我国固有伦理道德,以挽救世道人心,因而倾力撰著本书。内容以政治、教育、道德论、涵养论、天命论等主题,精微地阐述孟子思想,论理分明、深入浅出,不论初学入门或研究孟子思想者皆宜备之。

作者简介:
苑觉非教授(1912-2011年),教育学者,曾任教于政治大学中文系。

目次:
[第一章 孟子身世]
第一节 姓氏名字籍贯考
第二节 生卒家境
第三节 师承际遇
[第二章 行道著述]
第一节 游说诸侯
第二节 救世之策
第三节 著书稽考
[第三章 学说重心]
第一节 性善说
第二节 性善性恶之分析
第三节 言性恶者于后世之影响
[第四章 政治]
第一节 仁义之要
第二节 仁政
[第五章 教育]
第一节 基础教育
第二节 教育理论
第三节 政教合一
[第六章 道德论]
第一节 道德大义
第二节 道德之实
[第七章 涵养论]
第一节 养气
第二节 心性
第三节 习性
第四节 义理
第五节 养心
[第八章 天命论]
第一节 性命
第二节 知命与安命
第三节 立命
[第九章 论士君子]
第一节 士之操守
第二节 士之行为
第三节 尊士
[第十章 辟邪说]
第一节 邪说之由起
第二节 距邪卫道
第三节 所辟诸邪
[第十一章 道统文化]
第一节 儒家宗师
第二节 儒外较着三家
[第十二章 儒道之于民主]
第一节 常道
第二节 背道之害
第三节 以德化民
[结论]

序文:
自序
    自由先进国家,逸居安乐之余,快然自足,莫不谓人类何其幸也:食则甘旨,衣则绮绣,住则华屋大厦,行则空飞陆驰。此其荦荦大者,其便于人类之生活所需者,更仆难数也。而对人类之种种伟大贡献,莫不归功于自然科学之不断发明与研究,是诚不待言之事耳。
    反观,今世之有识之士,深谋远虑之后,悚然失色,则又谓人类何其不幸也:道德隐沦,人幸丧失。奸邪是谋,尔诈我虞。伦常泯灭,上下失序,篡弑戕贼,无日无之,劫夺残害,更相接踵,朗朗宇宙,人情鬼蜮。邪恶暴行殆将毁灭人类矣。
    孔子声逢东周叔季之世,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殆如今世之世界也。孔子惧,作春秋,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孔子原天地之大道,本神明之至德,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本末精粗,四行六辟,其运行无乎不通焉。曾为鲁司寇,三月大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盖由文教盛德而画行之功验也。
    孟子私淑孔子,尝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本诗、书、春秋阐发其惠政保民之旨奥,游说诸侯。推崇人类为灵明至贵无尚之动物;故论人性则主善而本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则在使人始于本孝弟,终于推民物。论修学则在养气而知言,始于资深以逢源,终于充塞于天地。论治法则本于不忍人之仁,推心于仁民爱物。法乎唐虞之盛世,乃有本于内,扩充以恃源,若决江河以沛然壮阔之主流,传大同人道之郅治,盖得孔子之本也。子思传孔子之道​​,稽诸中庸而义合,本乎礼运而道侔,证之春秋而相符。孟子受业于子思子之门人,乃得孔门之真传者也。孟子赞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孟子生当战国混乱之世,上而诸侯放恣,下而邪说横流,毅然以中国道统自任,辟邪说,放淫辞,距杨墨,面对时政弊病,痛下针砭。游说诸侯引喻经典,深中肯綮,引诗者三十,观民风以顺民心;引尚书者十八,明民贵君轻之义。义理严明,文气磅礡。虞集曰:「六经之文尚矣,孟子在战国时,以浩然之气,发仁义之言,无心于文,而开辟抑扬,曲尽其妙。」吴讷文章辨体谓:「孟子理明义经,而字法、句法、章法亦足为作文楷式。迨唐韩昌黎作讳辩;柳子厚辩桐叶封弟,识者谓其文斅孟子。信矣。」赵歧孟子章句题词谓: 「孟子通五经之学,尤长于诗书,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荀子曰:「孔子圣人之不得势者也;若得势则为尧舜矣。」余则谓孟子亦圣人之不得势者也;若得势则为汤武矣。孟子一本孔子大同之人道干诸侯,倡仁义以救时政之弊,断无阿谀苟合之想,言不听则去。终至其道不能见用于当世,退则著述设教,一如孔子其裨益于当时而嘉惠于后世者,厥功伟矣。 (后略)谨就课授孟子,以愚者千虑之一得,而为此文曰:「孟子大义」。尚祈 方家教正,是幸。
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六月 苑觉非于国立政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