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退訂
首頁    |    史地類    |    史地類

張之洞評傳

 
 
產品說明
圖書資料:
  • 作  者:張秉鐸 著
  • 出版日期:2018年3月再版
  • 版本備註:據1972年7月初版復刻重製
  • 頁  數:314頁
  • ISBN:978-957-8595-21-7
  • 圖書尺寸:G16K(A5)
內容簡介:
本書詳述晚清名臣、學者張之洞生平,全書共分家世、學術思想、為官興革、治績、建樹、貢獻、教育理想與實行、詩文篇、晚年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九章。所著「勸學篇」中提倡中體西用之說,尤為著名。先生一生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清風亮節,是以作者著述本書公諸世人

作者簡介:
   張秉鐸先生,台灣學者,史學家。

目次:
 自敘
第一章 家世及出任疆圻前之言論
第一節 家世及青年時期學業上之成就
第二節 對穆宗立嗣繼統之疏奏
第三節 中俄伊黎界約之貢獻
第四節 結論
第二章 張之洞之學術思想
第一節 之洞學術之統緒與淵源
第二節 之洞中體西用學說之內涵
第三章 山西巡撫任內之興革
第一節 整飭治理政策之釐定
第二節 晉政之主要興革
第三節 次要興革事項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兩廣總督任內之治績
第一節 中法越南之戰之遠因經過及其結果
第二節 兩廣總督任內之建樹
第三節 有關涉外事件之處理
第四節 結論
第五章 湖廣總督任內之建樹
第一節 移督湖廣之始末
第二節 之洞於鄂省之興作
第三節 拳匪之亂與東南互保
第四節 結論
第六章 權攝兩江之貢獻
第一節 中日戰前於江南防務之佈置及對和議之諫阻
第二節 之洞阻止割讓臺灣之奮鬪
第三節 甲午中日戰後之軍事革新
第四節 實業之積極振興與社會福利之謀求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之洞對教育之理想與實際
第一節 督學蜀鄂時期之功績
第二節 人材之培育與荐舉
第三節 科舉制度之廢止與新制教育之建立
第四節 結論
第八章 張之洞之詩文
第一節 之洞之詩
第二節 之洞之文
第九章 張之洞晚念及其對後世之影響
第一節 入參軍機處時之清廷政情
第二節 調和滿漢之爭
第三節 之洞於立憲之贊翊
第四節 諫阻誅袁盡瘁國事
第五節 之洞對後世之影響

序文:
自序
余幼嘗聆父祖輩泛論南皮道德文章,流風軼事。或擊節贊嘆,或相與唏噓,咸謂晚清名臣,以事功學術言,之洞當推第一。家君子於課徒之餘,慨然有為南皮立傳意。蓋惡年普之若類書,全集之體系瑣碎也。余生遭亂世,輾轉播遷,流離顛沛,屢仆屢起者再。而其志益堅,其識益廣,不為小挫而喪阻,不因偶得而稍歡。乃發奮讀書,節操自礪,遠法往聖,近師諸賢,兼習中外,取其精要,以為經世致用之資,蓋欲以天下興亡自任也。洎入文化學院,從曉峯、漁叔、仲華、景伊諸師遊,質疑問難,博文約禮,其識趣更深且厚矣。時如白駒過隙,自忖睽違庭訓,忽忽幾二十歲,而堂前樁萱洪恩,未嘗一日或報,因以不惴愚陋,踵事家君子未竟之志,以誌其孺慕之思。然為傳難,為評傳尤難。蓋欲求廣博,事事周詳,定遭書笥獺祭之譏;欲求簡略,忽其枝葉,當有河漢孤陋之虞,且余才、識、德三者不一與,志大才疏,好高而已也。雖然,博雅君子,必有曲諒之者。
之洞生當滿清末造,處憂患之秋,身任天下之重。內贊大計,外鎮兼圻,厥功之偉,人皆知之。至若籌謀之深遠,措置之艱難,非讀其書,莫由窺其底蘊。然其文集篇帙浩繁,都二百二十八卷,非常人所能為。芟繁去無,存其菁藎,使天下之人,皆識其謀國之忠,為生民謀命之蹟,此余之初意也。歷來史家論列之洞,多存偏頗之見,以一斑為全豹,余每以為不然,乃欲將其事功,公諸國人,以為持平之論,此余之次一意也。之洞勸學篇之作,倡中體西用之說,破抱殘守缺者之迷津,警務全盤西化者之盲昧,嘗謂中國欲求富強,非講西學不足當其任,然西學之要必以中學為根本,否則,強盤西化者之盲昧,嘗謂中國欲求富強,非講西學不足當其任,然西學之要必以中學為根本,否則,強者為禍首,弱者為人奴矣!蓋皮之不存,毛之無所附也。其旨博大精深,發人猛省,可質諸鬼神,百世以俟聖人也。而論者以斯為梗阻進步之因,交相攻擊,視如寇仇,直至固有傾頹,藩籬盡覆而後快。是何心哉!是何心哉!流風所及,邪說橫行,亂臣賊子作矣!及今神州陸沉,紅禍滔天,先聖往哲之大經大法,蕩然掃地,無復留餘,之洞之言驗矣!此余著書之又一意也。至是書之次第,首論之洞家世;次論其學術之統緒,學術之淵源,及體用學說之內涵,以破國人之迷妄;次論其功業,示為國籌謀之苦,奮鬪之狀,欲吾人有所景仰而效法也;次論其教育之興革,作育荐舉人才之貢獻,雖百遭阻撓,終去八股科舉之制,為國家開不朽之基;終論其詩文,及其對後世之影響,除舊創新,為武漢革命奠始基,雖非之洞初意,然冥冥中似有應之者也。
之洞幼負盛名,制行遵宋儒,而經史考訂則一守漢儒家法,淹通羣籍,尤慕杜君卿、馬貴興、顧亭林之為人,每以天下為己任,思以所學,見諸行事。為官數十年,家不增一屋,地不多一畝,其清風亮節,廉潔正直,徵諸往聖先賢,未遑多讓也。是篇之撰,歷時幾近一載,與拙荊武進吳氏,處斗室之中,為余校理草稿,同受暑蒸寒侵之苦,雖徵引不博,識見不廣,而勢必有據,不蹈空言,勤苦之狀,亦可知也。然掛一漏萬,疏妄之處,在所難免,惟意在表彰先賢,以為吾輩取法,其志誠不足嘉,其情殆可憫也。
張秉鐸 序於民國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